正文 第19章 為對方著想(1 / 2)

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是求人成功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運用這個手段求人,關鍵在於使對方真正感到不按你所說的去做,後果將非常嚴重。

劉淵病死,其次子劉聰自立為帝。劉聰的結發妻子劉麗華舉止端莊,見識超群,深得劉聰的寵愛,為她興建凰儀殿,廷尉陳元達腰纏一根上鎖的鐵鏈,在逍遙園李中堂上勸諫,阻止興建。劉聰很不高興地說:“我是皇帝,隻是營建一座殿宇,竟然也要你們這些家夥來幹涉!今天如果不殺你陳元達,我的殿宇不知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建成!”於是傳令把陳元達和他的妻子、兒女一齊押到東市去斬首示眾。陳元達不服,抱著堂下的一棵大樹喊道:“臣的諫勸是為陛下的江山著想。今天陛下殺了臣,如果臣的魂靈還在,也就心滿意足了。將來曆史不知道怎樣評論陛下呢!”陳元達一麵說,一麵解開鐵鏈圍在樹上,把自己緊緊鎖在那裏。武士們上前拖陳元達不動,劉聰的怒火也越來越旺。

正相持間,在後堂的劉麗華聽到這個消息,覺得陳元達的諫勸是正確的,但劉聰正在火頭上,也難以要他立即當眾改變決定,就悄悄地派了兩個中常侍暗示武士們暫時停止對陳元達用刑;同時迅速地親手寫了一紙奏疏,呈獻給劉聰。疏上這樣寫道:“聽說將軍為妾營建殿字,妾十分感激。實際上現有的昭德殿已經足夠居住了,並不急於使用新的殿字。當前陛下的江山還沒有統一,國家的困難還很多,這樣大量地動用人力、資財,確是必須謹慎對待的事。今天,廷尉陳元達的諫勸不是沒有道理的。自古以來,忠臣們大膽地給帝王提意見,並非為他個人打算;當然,帝王們拒絕接受意見,有時也不僅僅是為了自己。妾希望陛下仿效古代英明君主善於接納臣下諫勸的美德,以那些昏庸君主們拒諫招禍的經曆為教訓,應該獎賞給陳元達以很高的爵位,用封土酬謝他。怎麼能不但不接受他的意見,反而要殺他呢?陛下今天的不愉快,是由妾引起的;陳元達惹下這樣的大禍,也是由妾引起的。如果大興土木,造成民眾不滿,國家財力虧乏,是妾的責任,陛下殺了陳元達,落下一個拒絕良言、殺害忠臣的話柄,更是妾的責任。自古國破家亡,常常是由婦人挑起,妾每次在史書上看到這些記載,心中都很不好受,甚至恨得飯也吃不下去,想不到今天竟然發生在自己的身上,豈不是讓後人評價我,也像我現在評價前人一樣嗎?妾還有什麼麵目再侍奉在陛下左右呢!妾決心死在李中堂內,以杜絕陛下因一時考慮不周而造成的錯誤。”

劉聰看完奏疏以後,大驚失色,立即對在場的大臣們說:“朕最近偶感寒熱,情緒很不穩定。陳元達實在是大忠臣,我這樣做,深感慚愧!”說罷,伸手把皇後的奏疏遞給陳元達,說:“你看看,朕外有你這樣的輔臣,內有這樣的皇後,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並且立即下令,把“逍遙園”改為“納賢園”,把“李中堂”改為“愧賢堂”,以紀念這件給人教益很深的事。春秋時的晉國,自晉文公即位後,發憤圖強,國家迅速興盛起來,成為春秋時的一大強國,晉文公也成了一代霸主。可接下來,晉靈公卻不思振作,隻圖享樂,晉國的霸主地位不知不覺地就被楚莊王代替了。

晉靈公即位不久,便大興土木,修築宮室樓台,以供自己和嬪妃們享樂遊玩。那一年,他竟挖空心思,想要建造一個九層的樓台。可以想見,在當時那種科學水平、建築材料、建築技術等條件下,如此宏大複雜的工程,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可靈公不顧一切,征用了無數的民夫,花費了巨額的公款,持續了幾年也沒能完工。全國上上下下,無不怨聲載道,但都敢怒而不敢言,因為這位晉靈公明令宣布:“有哪個敢提批評意見、勸阻修造九層之台的,處死不赦!”誰願意去送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