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委婉勸諫(2 / 2)

不久,曹睿繼承皇位。他一上台,就為母親恢複榮譽,追認為文昭皇後。

試想,假如曹睿對他的父親說:“你已經殺了我的母親,難道你還要殺我嗎?”曹睿的處境可想而知。

其實,用類比的方法是有效說服別人的技巧之一,該技巧的精妙之處在於,讓聽者自覺去領悟,從而接受你的勸說。

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能言善辯的天才大師,他善於在談笑之間勸說國君。有一次,楚莊王有匹心愛的馬,楚莊王看重此遠遠超過人。比如他給馬披上錦繡的衣服,養在華麗的屋裏,站的地方設有床墊,並用棗脯來喂它。馬因吃得太好太多,患胖病死了。莊王竟然下令全體大臣給馬戴孝,不僅準備給馬做棺材,還要用大夫的禮儀安葬。

群臣一致反對,認為這樣不對,文武百官紛紛上書勸莊王別這樣做。對此,楚莊王十分反感,他立即下令說:“有誰再敢拿葬馬這件事進諫,格殺勿論!”

由於莊王的淫威,群臣都不敢說話了,隻有優孟一聽到莊王的命令,立即來到殿門,剛步入門階就仰天大哭。莊王見他哭得這麼傷心,覺得很驚奇,問他為什麼大哭。

優孟說:“這匹死去的馬,是大王最疼愛的,楚國是堂堂大國,用大夫的禮儀來安葬,禮太薄了,一定要用國君的禮儀來安葬它。”

楚莊王聽到優孟不像群臣那樣拚死勸諫,而是支持他的主張,不覺喜上心頭,很高興地問:“照你看來,應該怎麼辦才好呢?”

“依我看來”,優孟清了清嗓子,慢慢說,“以雕玉做棺材,用耐朽的樟木做外槨,以上等木材圍護棺槨,派士兵挖掘墓穴,使老少都參加挑土修墓,齊王、趙王陪祭在前麵,韓王、魏王護衛在後麵,用牛、羊、豬來隆重祭祀,給馬建廟,封它萬戶城邑,將稅收作為每年祭馬的費用。”說到這裏,優孟才將話鋒一轉,指出了莊王隆重葬馬之害:“這樣,諸侯聽到大王對死馬的葬禮如此隆重,都知道大王認為人卑賤而馬尊貴了。”

這麼一點,確是點到莊王葬馬的要害,一個統治者竟“賤人而貴馬”,必然為世人所厭棄,問題如此嚴重,不能不使莊王大為震驚,說:“寡人要葬馬的錯誤竟到了這麼嚴重的地步嗎?怎麼辦才好呢?”

優孟說,“請讓我為大王用葬六畜的辦法來葬馬:用土灶作外槨,用大鍋作棺材,用薑棗作調味,用木蘭除腥味,用禾稈作祭品,用火光作衣服,把它葬在人的肚腸裏。”於是,莊王聽從優孟的勸諫,派人把馬交給掌管廚房之人去處理,不讓此事傳揚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