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代,各國的國君和大貴族身邊,一般都養著幾個為他們唱歌、跳舞、說笑話、逗樂子的藝人。這種人雖然地位很低,但往往機智聰明,富有正義感。優孟,就是楚莊王身邊的一位聰明的藝人。有一次,優孟到夢澤地區去辦事,在路上遇見了孫安。他們過去是很熟的人。優孟看到孫安衣服破破爛爛,肩上挑著柴擔,腰裏別著斧頭,一副窮愁困頓的樣子,十分吃驚,跑到跟前一問,才知道孫安回鄉後,生活艱難,隻好靠打柴養家。優孟看到這種情況,心裏很難受。他想孫叔敖為楚國辦了那麼多好事,死後卻一貧如洗,而那些整天不幹正經事的大官們卻富如王侯;他想起令尹死時,楚莊王是那樣悲痛欲絕,死後也整天叨念他的好處,可是令尹家屬怎麼生活卻從來也不過問。優孟越想越不服氣,一路上琢磨著想個什麼辦法提醒楚莊王,幫一幫孫安。他回到家裏,做了一身孫叔敖在世時常常穿戴的衣帽,每天一沒人,就裝扮起來,回憶孫叔敖的舉止言行,進行模仿練習。沒多久,他已經學得很像了。
過了一段時間,楚莊王在宮裏宴請文武大臣時,又想起了孫叔敖,心裏悲悲切切地高興不起來。大臣們就讓優孟出來說個笑話,出個洋相,為楚王開心。優孟一看機會來了,就笑著對大夥說:“我今天要表演個新鮮的給大王瞧瞧。”說完,就帶著助手一起去化妝了。宮中的戲台就在舉行宴會的大廳對麵。一會兒楚莊王出現在戲台上,隻見他無精打采地坐在椅子上,歎了口氣,說:“孫叔敖呀孫叔敖,你至死不忘國家,多好的令尹呀!我的命真苦,老天爺為什麼要奪走我的幫手啊!老天呀老天!太可惜了,太可惜了!”這人演得很像,大臣們都看呆了,楚莊王也流下了酸楚的眼淚。在淚眼模糊中看見孫叔敖從後台走出來了,他趕快使勁擦了擦眼睛,仔細盯住台上。“就是他,一點也不差。”楚莊王什麼也不顧了,三步並兩步地跑到台上,死死拉住假孫叔敖的袖子不放。優孟卻無動於衷地說:“大王,我是假的,我是優孟。”楚莊王這才明白過來,可是他仍然十分激動地說:“不管是真是假,我都要請你做大夫。”優孟又一本正經地說:“我可當不了令尹那樣的清官,我要幹,就當個貪官。”楚王愣了一下,忙問為什麼?隻見優孟不慌不忙地唱道:
當個貪官真叫好,
刮民脂,食民膏,
身前身後都榮耀。
當個清官可不妙,
講廉潔,受辛苦,
活著下場未必好,
死了子孫沒依靠。
請看令尹孫叔敖,
身前名聲何其高,
死後家境何蕭條。
勸君莫去做清官,
還是當個貪官好。
楚莊王和宴會上的大臣聽了優孟的唱詞後,都慚愧得連頭都抬不起來了。
楚王感慨萬端,連連致歉,並馬上傳令,尋找孫叔敖的兒子。將寢丘之地封賞給他,以後十代都不收回。
優孟如此勸諫,真是別出心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