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法則不論失敗與否,都要盡心盡力(1 / 1)

我們不能改變環境,但我們可以改變心境。因此,不如擺正心態,正確看待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盡心盡力去努力,以謀求在此基礎上有個好的發展。

何某是某集團電氣女工程師。1980年,她通過招工進入了原江山水泥廠,在機電車間做電工。次年,她被派往北京學習儀表維修技術,專攻儀表維護修理。1989年,她被分配到熟料車間當儀表工。憑著肯鑽研、肯付出的精神,她脫穎而出,並逐步擔當起公司一些重大工程中電氣儀表方麵工作的負責人。在公司的設備技改擴建工程中,何某是電氣儀表的項目負責人。那段時間,她天天帶著兩個徒弟堅持奮戰在安裝第一線,白天忙完了,晚上還要抓緊時間熟悉整個係統電氣儀表的安裝圖,準備第二天的安裝計劃。兩個月後,她和同事們出色完成了兩條生產線的儀表、自動化的安裝與調試工作,她個人也受到公司嘉獎,努力與付出終有回報。對此何某說:“當工人,就要當好工人,苦點累點不算啥!”“企業好,我們才會更好。”

何某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家”,隻要能為這個“家”發揮一點作用,能多創造一份利潤,她都會盡心盡力,勇挑重擔。麵對失敗時,何某也能吸取教訓,從而在工作中提高了能力,也成就了自我。

經過自己的努力,何某成了集團最受歡迎的人。隻要提起該集團熟料車間的電氣女工程師何某,公司的領導、同事們都會連連稱道:“何某可是個好同誌,工作刻苦努力,已成長為電氣儀表管理的行家啦!”多年來,她愛崗敬業、細心負責,敢於創新,為公司發展做出了不少貢獻。曾多次被評為省年度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

盡心盡力工作,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艱難。在日常工作中,甚至在舉手投足間,我們就可以輕鬆地做到。

因此,我們要克服浮躁的心理,安心於自己的工作。人生中有很多選擇的機會,但萬不可一直不停地選擇、放棄、再選擇、再放棄。因為我們需要在工作中不斷地積累工作經驗。隻有安於本職工作,才能耐住日常操作的枯燥;隻有盡力地去工作,才會在工作中苦練基本功,熟練掌握操作要領;隻有盡心地去工作,才會在工作中精益求精,不斷學習,不斷完善,也才會在崗位上成才。

很多人的經曆就像挖井,挖了很深,沒有水,放棄了;又挖了口井,沒有水,又放棄了……結果是付出了很多,但仍一事無成。這是最大的不幸,最可悲的不幸,殊不知隻要他們再堅持一下,井水馬上就要噴湧而出。然而,這種不幸的根源就是人們的信心不足,害怕失敗,缺乏毅力。

人們在盡心盡力的過程中,有可能失敗,失敗了就要反省,但決不可放棄。現實中,麵對失敗有兩種錯誤表現:一種是漠視失敗,不總結失敗的教訓,結果是不斷地出現同樣的失敗,這是很不應該的;另一種是一旦失敗,就輕易地放棄,這是許多人的通病。

失敗時會對情緒造成影響。因此,當我們失敗時要把握住自我,控製好自己的情緒。當你遭遇重大挫折時,你很容易讓自己由著性子地傷心、沮喪下去。這可以理解,但任何失敗都不是世界末日。失敗的感覺很不好,但要認識到失敗乃成功之母,認識到失敗可以在困難中鍛煉人的意誌和精神。有責任感的人不僅會盡心盡力,不屈服,不服輸,還能夠從令人不快的失敗中總結重要的經驗,給以後的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

對於有責任感的人來說,想通過對個人和組織的負責來取得成功是毫無疑問的初始動力。但是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就不應該對失敗有一絲一毫的害怕;其次還要對成功抱有絕對的信心;再次還需要大膽嚐試,沒有嚐試,一切都無從談起。這個世界沒有先知,在成功的道路上,要想走得遠,走得長久,就必須大膽嚐試。錯了、失敗了,站起來,繼續努力,並且一定要堅持下去。

有責任感的人麵對失敗從來就沒有放棄過,他們往往有一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盡心盡力,麵對失敗決不退縮。害怕失敗,實際上就是選擇了失敗。太多的人距成功往往一步之遙,但他們退縮了,於是成功與他們失之交臂。

失敗是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無論何時確定了一個目標並為之奮鬥時,我們都應意識到失敗將是你達到目標前要迎接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階段。沒有失敗,就不可能有提高,也不可能實現目標。隻有通過每次失敗的經驗總結,才會使自己變得更強大,從而更聰明,更快地達到成功的目標。失敗是責任的基石,它能夠使人在困難和挫折中提高能力、升華自我。

有責任感的人都會盡心盡力,不怕失敗。他們隻會把失敗作為前進的動力,把失敗當做自己獲取成功的導師,提高能力、鍛煉自我,在挫折和失敗中吸取教訓,促使自己不斷地前行,為組織謀求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