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相信他人,才不會迷失自己,才能走出猜疑的迷陣,跨越生命中的坎坷。
一艘貨輪在煙波浩渺的大西洋上行駛。一個在船尾搞勤雜的黑人小孩不慎掉進了波濤滾滾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無奈風大浪急,船上的人誰也沒有聽見,他眼睜睜地看著貨輪托著浪花越行越遠……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冷冰的水裏拚命地遊,他用全身的力氣揮動著瘦小的雙臂,努力使頭伸出水麵,睜大眼睛盯著輪船遠去的方向。
船越來越遠,船身越來越小,到後來,什麼都看不見了,隻剩下一望無際的汪洋。孩子力氣也快用完了,實在遊不動了,他覺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棄吧,他對自己說。這時候,他想起了老船長慈祥的臉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長知道我掉進海裏後,一定會來救我的!想到這裏,孩子鼓足勇氣用生命中最後的力量又朝前遊去……
船長終於發現那黑人孩子失蹤了,當他斷定孩子是掉進海裏後,下令返航回去找。這時,有人規勸:“這麼長時間了,就是沒有被淹死,也讓鯊魚吃了……”船長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回去找。又有人說:“為一個黑奴孩子,值得嗎?”船長大喝一聲:“住嘴!”終於,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後一刻,船長趕到了,救起了孩子。
當孩子蘇醒之後,跪在地上感謝船長的救命之恩時,船長扶起孩子問:“孩子,你怎麼能堅持這麼長時間?”孩子回答:“我知道你會來救我的,一定會的!”“你怎麼知道我一定會來救你?”“因為我知道您是那樣的人!”
聽到這裏,白發蒼蒼的船長緊緊地抱住了這個孩子,他覺得這是自己做過的最正確的一件事情。
有位哈佛教授曾經說過:“不相信別人,表麵上看是對別人的猜疑,實際上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不信任,至少是對自己信心不足。”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總是認為別人在背後議論自己,看不起自己;還有一些人因為自己有過上當受騙的經曆,在被騙的過程中遭受了很大的精神損失和情感挫折,慢慢地就不敢再相信別人了。一個充滿了自信心的人,對別人也會更加信任,當然也就不容易產生猜疑心理。而那些對環境、對他人、對自己缺乏信心的人,就會在人際交往中不自覺地抱著自我防衛心理,其實這就是一種作繭自縛。隻有相信他人,才不會迷失自己,才能走出猜疑的迷陣,跨越生命中的坎坷。
一個人不僅要相信自己,更要相信他人。青少年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要給予同學和朋友起碼的信任。在麵對問題的時候,除了冷靜思考,還要多給別人一些信任,多給這個世界一些信任。在信任與理解中,每個人都會獲得快樂。有的時候,信任的力量是無窮的。
心理魔法書:
很多時候,我們的猜疑根本就是無中生有,既然如此,那在人際交往中,何不對他人多一份信任呢?要知道,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可以互相感染的,如果人人都能信任他人,那麼,這個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心理測試:你是個敏感的人嗎
根據自己的行為表現,可以有目的地檢查一下自己心理的敏感程度,以便做到心中有數。仔細回憶一下,近一個月以來,你常常有下列情況發生嗎?
1別人談話時,覺得在議論自己嗎?
2別人說話的語言生硬時,感到別人對自己有看法嗎?
3他人丟了東西,認為大家懷疑自己偷的嗎?
4老師講問題時,認為就是在講自己嗎?
5同學不主動和你打招呼,認為同學不喜歡你嗎?
6別人的眼神不對,認為對自己有看法嗎?
7別人不主動打電話,認為有意疏遠自己嗎?
8身體偶然不適,認為很嚴重嗎?
上述問答,如果出現3個以上“是”的話,說明你有了過度敏感心理,應該及時調節,逐步走出陰影。過於敏感心理的出現,與人的成長經曆有關,應及時、努力地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