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第十八課 不做壞心情的俘虜? (1)(2 / 2)

走出過度敏感的誤區

別人不經意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或者一句話,往往都會引起敏感者的過分恐慌與不安,一個小小的挫折都會讓敏感者陷入苦悶,於是,他們開始懷疑自己的全部,認為所有外界的批評都是有道理的、應該的,一切都是自己的錯……

這天,喬治敲開了哈佛大學布魯克教授的門。原來,喬治在為自己的敏感而痛苦不堪。

喬治告訴教授,念初中時,他就是一個性格內向、沉默寡言的人,不喜歡與別人溝通。這種變化持續到後來,喬治發現自己越來越敏感,很在乎別人的評價,對別人的每一句話他都會有意無意地揣摩。前段時間,喬治所在的班級進行了班委選舉,喬治落選了,這讓他痛苦萬分。他連著幾天心情抑鬱,隻要一看到同學聚在一起,就覺得他們是在議論自己。有同學微笑著對他說:“加油哦,大明星,下回你一定能選上!”這尋常的鼓勵,在喬治聽來,竟有諷刺挖苦的味道。

針對喬治的問題,布魯克教授對他進行了一番詳細的勸導。經過布魯克教授的勸解,喬治漸漸地擺脫了敏感的困擾。

敏感,在心理學上又稱感知敏銳。適度敏感是正常的,尤其是青少年正處於自我意識蓬勃的階段,對外界的刺激敏感,這是非常普遍的性格特征。但是,有些青少年卻陷入了過度敏感的誤區。

心理學家研究指出,引發青少年人際敏感的原因在於:青少年生性脆弱,疑慮心重,經受不住打擊,往往細小的刺激就會引起緊張的情緒;在早期體驗上,許多青少年受父母的過度嗬護,沒有學會積極的心理保護意識和方法;同時,在個性特點上,青少年還沒有養成寬容的氣度,喜好斤斤計較、鑽牛角尖等。

在人際交往中,“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六月寒”。人是有感情的動物,有時會因別人的言語受到傷害。但是,是否被傷害最終取決於自己,如果你總是控製不住衝動,容易感覺受到傷害,那很可能就是過度敏感了。

過分敏感的人的感情比較脆弱,別人不經意的一個動作或者一句話,往往就會引起他們的過分恐慌與不安。過度敏感的人都有一種自貶自責的傾向,一個小小的挫折都往心裏去,隨即開始懷疑自己的全部。於是,認為所有外界的批評都是有道理的、應該的,一切都是自己的錯,換一句話就是:我自己一無是處,太平庸了,是個傻瓜……

心理過於敏感,就是感情脆弱,承受能力差,微小的刺激(一句平常的話,一個平常的小動作,一個平常的眼神)就能引起嚴重的不安,緊張得要命,好像要發生什麼事。過於敏感之人十分痛苦,終日生活在“防禦”狀態之下。要及時克服,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

首先,要勇敢接受別人的眼光。

在生活中,很多人習慣以別人的評價為轉移,這種人長期跟著別人轉,久而久之就會養成過分敏感的性格。因此,要避免這種“過敏心理”。如果別人以異樣的眼光盯著你時,你不必局促不安,也不必神情窘迫,唯一的辦法是——用你的眼波接住對方的眼波,久而久之,你就會發現自己就是自己,可以自如地生活在千萬雙眼睛織成的人生網格裏。

其次,要正確地認識自己,不斷地充實自己。

要知道,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不可替代的,但也沒有一個人能事事出人頭地。因此,我們要有大處著想的胸懷,敢於公開自己的優缺點,而不要盡力去遮掩一切,要有“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的勇氣。

此外,多參加集體娛樂或讀讀自己感興趣的書籍。

當有“敏感”幹擾時,即用鬆弛身心的辦法來對付。要學會自我暗示,轉移注意力,如轉移話題、有意避開現場等。堅持進行體育鍛煉,也有助於防止“心理過敏”。

心理魔法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