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軍是一名22歲的青年,大學剛畢業,像很多來北京淘金的青年一樣,帶著夢想來到了首都,也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可是,剛工作不久,他的同事就發現他酷愛與人辯論,無論你說什麼,他一定會提出相反的觀點。在工作中,他很難與同事合作,即使是老板批評他,他也會據理力爭,毫不謙讓。老板覺得很可惜,這麼有才華的青年,卻無法與人相處,隻得辭退了他。
此後,同樣的故事不斷地重演,每次他工作不到三個月,就會被辭退。偉軍覺得非常委屈,認為自己這匹千裏馬,怎麼就沒有遇到伯樂呢?於是他走進了心理診室。
醫生了解到,偉軍出生在一個高幹家庭,上麵有三個姐姐,他是家中最小的也是唯一的男孩。軍軍從小就覺得自己是上天賦予了某種特殊使命的人,絕非平庸之輩。從他記事起,周圍就充滿了讚揚之聲,說他聰明好學,能言善辯,家人稱他是“常有理”,老師和同學稱他是“辯論家”。大學畢業後,他根本不屑在當地工作,認為隻有到北京,才能成為一個大人物。
很顯然,偉軍有嚴重的自戀傾向,而且已經嚴重地影響到了他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自戀的情形。很多人在櫥窗、車窗、電梯裏,甚至在寫字樓的玻璃門前,認真端詳自己,其實就是一種最直觀的自戀。
其實,每個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自戀傾向——小到對一枚指甲的專心修飾,大到愛自己而不能與另外的人相愛。
事實上,適度的自戀沒有什麼危害。自戀也帶來了一定的自信或者自卑,在這裏,自信和自卑就像一張紙的正反兩麵,可以相互轉化。
但是,自戀有時會以不可理喻,甚至讓人難受的方式表現出來。比如自戀者往往會誇大自己的成就和才智,沉湎於幻想中。他們極力表現出驕傲和傲慢,不然就無法麵對自己內心的空虛和無助。他們不合理地要求讚揚、特殊的優待,要求別人順從他,卻從不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別人比他優秀時,他妒忌;別人不讚同他時,他就認為別人在妒忌自己,認為自己隻能被同樣特殊的人所理解。這樣的人,怎能和他人合作和相處呢?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除非他能發自內心地認識到這一點,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尊重他人,否則就需要求助於專業的心理醫生來解決問題了。
心理魔法書: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不會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每個人都各具特色,所以,我們在肯定自己的同時,一定要容忍別人身上的缺點,而躲在自我膨脹的角落裏,以自戀的方式來尋求安慰是非常可笑的。
心理測試:測測你自戀的程度
鏡子可以照出我們的外表,假若有一天你要買鏡子,你會買下列哪種形狀鏡子來照你那張美麗的臉呢?
A長方形
B橢圓形
C三角形
D不規則形,鏡框上有裝飾
結果分析
選A:你的自戀度59%。你平時保守且個性溫和,你擁有一種慵懶的氣質,似乎與世無爭,但你有時候太消極,小心會被時代所淘汰。
選B:你的自戀度90%。你自視甚高,平時總是意氣風發的,是風雲人物。但若是遇到挫折,很容易一蹶不振,需要時間來撫平傷口。
選C:你的自戀度99%。對自己的外表充滿自信,常會不自主地勾引別人,很喜歡成為旁人的焦點。
選D:你的自戀度200%。你愛自己甚於他人,而且過度保護自己,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很寂寞,因為真正了解你的人並不多,容易焦躁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