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劉醒不想讓自己的騎兵用馬槊那種遠距離衝殺、近距離搏戰都很犀利的武器。完全是因為一枝馬槊的造價相當於三十杆鉤鐮槍,而且造成的時間至少需要三年時間。對於紅巾軍來說,造價高得難以承受、也等不及而不得不摒棄。
大船之上,除了馬軍隊的人和戰馬外,便是六十名船防步軍火槍兵和六十名將這些大船驅行前進的舵行兵。
為了增強戰鬥力,劉醒從正式開始讓舵行兵登船之日起,便每日給他們一個時辰的近戰操練時間。所以,六十名舵行兵,若到急時亦可登岸去充當步軍與敵廝殺。
六艘小船上,此時搭載著七十二名舵行兵和由劉選改任都頭的一百零五名步軍盾射兵。完全沒有去聽沈洋等人的建議,劉醒是根據未來可能實戰中出現的情況,將那一百零五名步軍善開弓弩者打散從新編組的。
盾射兵,遠能用人手兩枝五連發諸葛弩在八十步距離開始射殺敵人。近戰時,則木盾護身、鉤鐮短槍上刺人、下斬馬。其實也隻有劉醒自己才清楚,芯片給出的綜合複合式組建這套方案,正是後世裏各國軍隊中常見的複合式部隊編配模式。
加上沈靈燕帶著的十五名各個能開弓、人手三杆諸葛弩、人人身穿輕甲執木盾的女侍衛們。此次紅巾軍總計也就這算上隨行而來的花子真、劉遠、王伯昭等人在內的四百二十名官兵而已。
目標,濱州豐國鎮。兵力,四百二隻訓練了半個月的新軍。小爺來到這個時代,第二次要上戰場了。
大海茫茫無邊際,小爺前途也如這大海一般,茫然不知前景竟如何。但願頭上那老天,你吖別戲耍小爺,讓小爺再戰仍大成,少損失點人拿次大勝利回來吧......
並不清楚劉醒在想什麼,從起兵後便日夜緊隨劉醒身側,再未與劉醒頂撞過的沈靈燕,看到劉醒冥思望向碧波大海時,輕聲開了口:“都使,您在想什麼?”
聞聽鶯鶯詢聲來,回首看她一眼,劉醒道:“我在想,若是金狗追殺那個棘五的敗軍,在我們攻掠豐國的時候突然回撤,我等該如何。”
莞爾淺笑,沈靈燕道:“大人何必自擾,從前屬下不知。這半月以來,您每日帶兄弟們演練時,和您秉燭苦研中那些個變換莫測的戰法,屬下卻也全都有看到。憑您這萬變的戰法,和我紅巾軍兄弟們手上那些犀利異常兵器,便是來個三五千金狗怕也難奈何罷!”
苦笑輕搖頭,劉醒道:“你若不處處頂撞我,還真是個好女子。可惜呀,半月來那些種種演練和我與你兄長研演於紙上的諸多戰法,都是未經陣仗校驗、更似紙上談兵一般的勾當。能否真有奇效,便是某家,也不甚自信哦!”
“成大事者,其誌必堅。”麵色稍正幾分,沈靈燕道:“大人您何必如此自我菲薄?您這些時日來,怎不見有過此翻這樣躊躇?你那壯誌雄心呢?您那稱雄之之呢?莫讓屬下看不起您,莫在如此自擾了!”
自擾!哎!你這小丫頭,卻是對兵法上研究了不少。可是你吖的怎麼知道,小爺說是自擾,其實最擔心的還是這些配軍經過半個月訓練,由一群做苦力的變成軍人的新兵們,到底能不能尼瑪地完全的、充分地將小爺許多先進的戰術、戰法發揮到極致呢!
隻有這些家夥,能夠將小爺研究出來的那些戰術和戰法,發揮到極致。別說尼瑪來上三千、五千起著戰馬、披著重甲的韃子起兵。就是來上一萬、兩萬,小爺我也相信至少能夠殺他個三進三出不把自家性命丟在戰場上。
新軍初成,小爺不想離開唐王城這第一仗便吃個敗仗。那樣的話,這些個配軍和你們沈家那些族丁們對小爺的信賴便會大打折扣。沒有了充分的信任,那後果是比吃敗仗更加可怕的。
若勝了,這場仗便是讓這支新成之軍士氣真正意義上更加高漲的最大激活點。將這些人內心底那股鬥誌完全激活,小爺才敢真相信即便遇上大陣仗,他們也不會臨陣退縮、扔下小爺自己扭頭去逃命。
也隻有取得這次以掠奪為主要目的的襲擾戰勝利,小爺才能夠奪取到更多鐵料、硝石、糧草和軍馬。戰船下一步的改造、強化馬軍和轉運能力。需要的軍馬還沒著落,你這小丫頭,又怎會知小爺為何如此躊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