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楊帆首出海,躊躇誰人知(1 / 2)

幾步走到一個士兵麵前,劉醒微笑著對他點了點頭:“不錯嘛!小九,你這換上一身軍衣,披上這薄皮甲,煞是莊肅嘛!怎麼樣,對你手上的雙管火槍,練習得如何了?”

“稟大人,五十步內,屬下可保讓一切可見之敵無法逃脫我的射擊。三十步之內,按您所言的取上將首級,當也不是甚麼難事。”被劉醒叫做“小九”的士兵,朗聲回答完後,正了正軍姿同時還刻意提了提他肩膀上扛著的那杆雙管長火槍。

半個月,沈洋從內陸不太張揚、緩緩購入、運到島上來的鐵料、硝石,全都被劉醒撥給了那位曾在南朝趙宋哲宗年間主持建造了水雲儀象台、後入閣拜相蘇頌幼孫、即便在金宋前線被逮住押來唐王城時,仍然腰中藏著其祖父留下三卷古匠籍的蘇梓。

在蘇梓督造、王伯昭主持下,這半個月中唐王城內的一百二十名匠兵,製造出了六十杆雙管長火槍。這些火槍,全被劉醒分配了這些大船上的皮甲兵。

聽到小九這回答,劉醒並不是十分相信。輕輕拍打一下他的肩膀,變作怪笑地對他說道:“隻是說說不行,來,你給某家打兩槍看一看。”

“遵命!”接令不含糊,小九應聲後便利落地從肩上摘下了那杆火槍。

快步走到船弦邊,對著茫茫大海上搜視一下,小九指著大約五十步外一艘戰船操練用的靶船說道:“大人,我便打那靶船,您看可好?”

也跟在他身後,走到舷邊的劉醒,沒有開口隻是點了點頭。

舉槍、瞄準,小九動作十分標準且迅急。他也沒再多言,迅速地用槍口瞄向了那艘靶船。

“砰......砰......”

兩聲槍響,前後間隔約一秒響起。兩發子彈,如閃電一般從小九手上那杆長火槍中射出,拖著淡淡白色煙霧的尾巴,呼嘯著徑直射中了五十步外那艘靶船一排標靶中的兩個。

兩個負責看護標靶的老兵,聞聽槍響便知是有人在練槍。槍聲落下片刻,便劃著小船到了靶船邊看了看那標靶。

爾後,一個老兵用紅、藍、黃三色小旗對著丁字船所在方位,打出了一段劉醒按照芯片提供方法,順應這個時代人們思想重新編配出來的旗語。

“不錯呀!哈哈,一發滿環、一發九環。小九,你還真不是隻是嘴皮功夫,真練得很不錯嘛!”旗語是劉醒編配的,看到那旗語後,自然最先反應過來的便是劉醒。

對小九讚揚一句,劉醒轉身再看向其他那十一名士兵:“小九練得很不錯,爾等練得有如何?”

“稟大人,亦如小九、隨時可接受您的試考!”十一個人異口同聲大聲答道。

“報......”

劉醒還欲張口說什麼,一聲長長的女子喊報聲便由船梯處傳來。聲音落下時,全身穿著青灰色軍衣的女侍通傳兵,便快步順著船梯跑上甲板、奔行到了劉醒麵前。

站定神,單膝跪下,女侍通傳兵雙手將一個竹筒呈到劉醒麵前後,大聲道:“稟都使大人,踏白隊急報。”

也不多言,抬手接過了竹筒。快速打開塞子,從裏麵抽出一張微微發黃的紙,劉醒對上麵掃視了一下。

隻見上麵寫道:金狗八萬人與紅襖軍棘五三萬眾激戰於濱州安平鎮,昨夜棘五連夜敗退,金狗隻留萬餘傷弱步卒於渤海城中。豐國、寧海二地無兵無守,豐國有金狗鹽糧營、鐵器坊,寧海儲有可觀糧草與牲畜,可為都使大人演兵習武實戰地......

看完這份急報,劉醒嘴角浮起了一絲冷笑。轉身將急報交給沈洋看後,劉醒異常詭異地笑著對麵前官兵們說道:“真有本事還是花招子,明夜實戰之中便知曉。兄弟們,去整葺一下,一個時辰後某家帶著大家去打次草穀、實戰練下槍法......”

“吼、吼、吼......”

※※※可愛的分割線又來了※※※

一個時辰後,三艘大船、六艘小船從唐王城西門碼頭緩緩啟動了。站在丁字號大船船頭上,劉醒望著波瀾起伏、浪花不高的海麵,心底裏卻異常地躊躇。

三艘大船上,此刻搭載著關衝、馬錚訓練了半個月、人乘一匹戰馬的一百一十五名輕騎兵。他們的身上,全部披掛上了這半個月來,沈洋通過內陸各州縣各種渠道買來的輕型镔鐵戰甲。手上則摒棄了從前無論趙宋還是女真人長用的馬槊,全都換用了鉤鐮長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