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求推薦票,求收藏。
位於大明宮和太極宮之間的長樂坊,占據了半坊之地的那所氣派的大院,正是相王的宅邸。隨著王府的車駕前往長樂坊的時候,李璐做夢也沒有想到,相王這次邀請自己,居然是參加王府的家宴。
直到車駕抵達王府,相王向李璐一一介紹門口迎接諸人的時候,李璐才赫然發現,壽春王李成器、衡陽王李成義、臨淄王李隆基、巴陵王李隆範、中山王李隆業都悉數在列。
這樣的排場和架勢,著實讓李璐有點受寵若驚。要知道相王這五子,個個都是郡王,現在居然都在門口恭迎自己,這份震驚可想而知。
李成器等人倒像是早就知道李璐要來,對於父親的車駕上突然下來一位陌生的年輕人,並沒表現出多少的驚訝,相王介紹李璐的時候他們也非常熱情。
尤其是李隆基,見到李璐的時候居然帶著那麼一絲絲的激動,握起李璐的手,就給眾位兄弟介紹起了上元佳節時,發生在玄都觀老子顯聖那件事的情況。
由於都是一家人,李隆基沒有隱瞞,將自己遇險的事情毫無保留地說了出來,當然了,對於李璐搞了些小動作,弄出來老子顯聖的奇觀,成功解圍的事情,李隆基也絲毫沒有隱瞞。
李璐一直以為那件事情自己做的天衣無縫,可現在聽起來李隆基當時就發現了其中的奧秘,這時李隆基說出來,李璐倒顯得更為局促了,訕訕笑著,不知道說些什麼更好。
相對於李璐的局促,史崇玄就顯得從容了很多,大抵是這樣的場麵已經見得多了吧,這時候與眾郡王談笑風生,毫無生疏之感,一眾人談笑著往相王府走去。
一行人進入府內,分賓主落座,相王和史崇玄、李璐簡單寒暄之後,話題就又轉移到今天的道佛論戰之上了。史崇玄介紹了論戰的過程,對於最後的這個結果,眾人也都是唏噓不已。
李璐雖然是今天道佛論戰的主角,但算起了卻是這一行人當中身份和地位最低的一個,就是論起年紀來他也最小。所以這時也不多插話,隻是聽著史崇玄講論戰的情形。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弘文殿上的時候可能沒有感覺,但是這時聽著相王和史崇玄等人的對話,李璐這才清楚,原來今天相王去弘文殿觀禮,就是去給自己站台的,萬一今天的弘文殿上出現什麼變故,相王肯定會出手保下自己。
而從相王等人的分析中,李璐也清楚其實宗楚客提出的道佛論戰的建議,對於長安道門來說徹頭徹尾就是一個坑,宗楚客在朝會之上提出這個建議,不僅僅是要阻止惠範這麼順利的得寵,也是要給長安道門製造麻煩。
而這次道佛論戰,背後隱藏的玄機,也絕對不是今天表麵上的這麼簡單。李璐今天若是落敗,結果自不用說,佛門肯定不會放過打擊道門的機會,李璐的結局肯定也好不到哪裏去。
這倒不是危言聳聽高宗時期佛道論戰,多是道門落敗,參與辯論的道士輕則發配遷徙,重則治了欺君之罪,甚至掉腦袋的都有。以韋後和宗楚客等人的心思,早就將道門視作了效仿武周革唐鼎的最大障礙,若是道門落敗,她們怎麼會放過這樣的機會呢?
而即使李璐得勝,雖然道門得以暫時無虞,但是李璐自己,那肯定也會得罪了韋後,雖然當場可能不會發作,但是李璐以後的日子肯定也不好過。
算來算去,還就是今天這樣的結局,不分勝負,道佛兩門皆有封賞最好,雖然韋後心裏肯定也不舒服,但總算是還有點麵子,比起佛門大敗的要好上很多。
李璐明白了這一節,相王和史崇玄等人肯定也明白了這一節,而今日相王之所以會給自己這個素未相識的年輕道士站台,卻又都是因為史崇玄,這位樓觀派的領袖,長安道門扛鼎之人努力的結果。明白了這一節的李璐內心之中,對於相王和史崇玄又多了幾分感激之情。
此時的李璐,隻知道相王出手是因為史崇玄的功勞,卻不清楚史崇玄會出麵幫他,一切卻都是李隆基在背後努力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