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求收藏,求推薦,大家手裏的推薦票,盡量地砸過來吧。
道佛論戰雖然結束了,但是大殿之上的勳貴百官,卻沒有離去的意思,皇帝已經走了,他們反倒是自由了很多,紛紛走上前來,對惠範和李璐表示恭喜。
名為恭喜,實則結交的成分更多一些,惠範和李璐,剛剛欽賜了法號,又加封了朝散大夫,雖然是個文散官,但總算是也步入了官員的行列。
大唐的官場向來有點排外,勳貴百官雖然對道門和佛門的這些高人禮遇有加,但真正說起結交來,勳貴百官卻要搬起了架子來,任你威望再高,終歸也是一介白丁,沒人會真心重視起你來。
而現在卻不一樣了,皇帝親封的朝散大夫,從五品的官職,雖然手中沒有什麼權力,但身份和地位卻不一樣,勳貴百官們對他們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
對於惠範禪師,大殿中的這些勳貴百官們大多數倒是老相識,對於他的底細多少也了解一些,原本知道他背後有太平公主。但是今日一看,這個胡僧的背景可真不一般,不僅有太平公主的勢力,而且似乎韋後也處處護著他。
看清楚了這層關係,那些心思活泛的大臣們對惠範可就熱情了很多,能入得了韋後的法眼,今後肯定大有用處,乘著這樣的機會,不好好結交一番更待何時。
與之相反,同樣被加封朝散大夫的李璐,爭相結交的人卻少了很多。西華法師弟子的名頭雖然響亮,道門新秀的身份固然也顯赫,但明眼人都看得出,這個明立法師,其實在朝堂之上並沒有什麼背景,就連今天的這個朝散大夫,也是借了惠範的光,韋皇後為了賞賜惠範,而順帶給他的榮耀。
也就是他能言善辯,在今天的道佛大戰中占得了上風,這才能搭了順風車得到封賞。但也就是因為他今天表現的太出色了,處處壓製了惠範,也不明就裏地就得罪了韋後,雖是得到了封賞,但無疑於給自己埋下了大大的定時炸彈,指不定哪天就會將自己炸得粉身碎骨。
所以勳貴百官對於李璐的恭喜,也多是出於禮節性,即使到了李璐身邊,淡淡地祝賀兩句就趕緊脫身,而大多數人,甚至連李璐這邊都根本不過來。
不過也並非所有的勳貴們都是如此,相王李旦就是個例外。
就在中宗皇帝剛剛走了之後不久,勳貴班首的相王,就在史崇玄等人的陪伴下,親自走到李璐跟前表示祝賀。
彼時太平公主已經隨著中宗走了,而且走之前對李璐和惠範,誰也沒有假以辭色。整個弘文殿中的勳貴百官,這時候自然是以相王李旦為首,別人都在爭相地結交惠範,李旦卻親自過來恭喜李璐,這份麵子,已經給的夠大的了。
對於相王的到來,李璐也是微微有點出乎意料,不過該有的禮數一點也不能少,不等相王過來,李璐就立馬迎了出去。
不僅僅是感激相王對自己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李璐知道他雖然現在隻是相王,但是幾個月之後,他就是大唐王朝的睿宗皇帝,而且還是李隆基的弟弟,所以該有的禮數,必須是少不了的。
“明立見過相王。”李璐一揖到底。
“明立法師不必多禮。”相王笑著,輕輕托下雙手,示意李璐起身。然後轉頭看看身邊的史崇玄,笑著說道:
“早就聽史道長說起明立法師乃是高人弟子,道法精深,才思敏捷。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剛才的論戰,明立法師觀點之新穎,確實令本王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