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7章 親密有間(1 / 2)

冬天裏的兩隻刺猖,不會離得太遠,離遠了不能相互取暖;也不會擠得太緊,擠緊了便紮得難受。沒有距離的“愛”,就難有激情、美麗和魅力。所以,親密有間乃是夫妻相處的合理境界。

心理學家曾對長期廝守的夫妻進行調查,結果是有些夫妻常為彼此過問、關照得過分而惱火,有些丈夫抱怨妻子過問太細或是嘮叨太多,自己缺乏安靜的時候,有些妻子則抱怨丈夫什麼都要過問和評價,自己不能獨立地處理事情。

人們往往用“親密無間”來形容夫妻的最佳狀態。其實,一個家不僅是夫妻生活的地方,更是夫妻雙方心靈的憩園。如果夫妻中的一方執意將對方當成個人的私有財產,恨不得把對方拴到褲腰帶上,那另一方無異於在“服刑”。這樣,“服刑”的一方寧可不要回那個寬敞的家,而情願住到露天的屋頂上。

虹常常要求偉陪自己,她認為相愛的夫妻就應該所有的業餘時間都在一起——起散步,一起打球,一起看電視,哪怕是偉不喜歡的節目,虹也要偉陪自己看完。當偉提出自己單獨呆一會兒時,虹總感到偉在疏遠自己。虹不能獨處,獨處使她惶惑、痛苦、空虛,由於虹過度依賴,使偉難以忍受,他感到窒息,他需要單獨出去透透氣,於是偉下班後總是在外麵呆一會兒再回家。虹對偉的晚歸大為不滿,認定偉是要拋棄她,最終他們分手了。

由此可見,夫妻間無論怎樣親密,也需要適度的分離。如果一味廝守,絕對占有對方的時間甚至思想,不能滿足彼此單獨活動的需要,無疑會傷害對方的情感,導致破壞性後果。

也曾聽過這樣的故事,一男一女結婚後,約定各自擁有一個上鎖的抽屜,互不幹涉,以期明確夫妻享有保留自己空間的權利。一天,妻子得到了丈夫抽屜的鑰匙。她非常想知道丈夫的抽屜裏到底裝了什麼東西,可當她舉起鑰匙時,卻放下了。因為聰明的妻子知道如果打開這個盒子走出來的可能是阿拉伯神燈裏的魔鬼,於是她最終沒有打開丈夫的抽屜。是她對丈夫的信任戰勝了疑慮,夫妻兩人愉快地生活著。

假如你手中握有同樣一把鑰匙,你會怎樣做呢?抽屜裏麵也許空空如也,讓你虛驚一場,放下懸著的一顆心;也許整齊地擺著你們戀愛時的情書,你會頓生甜蜜,將幸福寫在臉上;接下來,也許就是你最不願看見的內容了,你會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遇到這種倒黴的情形,你又會怎樣?毅然決然地分手,絲毫也不留戀?苦口規勸,以淚洗麵,讓他回頭是岸,懸崖勒馬?還是緘口不言,靜觀事態發展,讓他最終意識到老婆才是最親的人。如此一來,你會不會覺得自己給自己找了一個天大的麻煩。可空間裏到底是什麼,那份好奇,“天下沒有一個好男人”,那種不屑與不信,誰願意“別人都知道了,自己還蒙在鼓裏”。然而當女人準備打開抽屜之前,是否應三思而後行,你是否有足夠的承受能力,來承受丈夫背叛力,來承受丈夫背叛的痛苦和失落。女人手中的鑰匙,舉起還是放下?這就是考驗女人對丈夫的信任度的指數了。

2004賀歲片《手機》給人更多的不是爆笑,而是會意,而是警醒,而是思索,而是悲哀。在別人的故事裏審視自己的生活,有人感覺出了不對勁和不怎麼對勁,有人感覺出了防患於未然的必然,更有人感覺出了調整生活方式的必要。

其實,對於生活有一定理解的人都知道,手機是不可能引爆夫妻反目情人分道的。真正引發矛盾爆發的是更深的社會原因和情感取向中出現的問題。手機僅僅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象征一種生活方式的附著,手機變成手雷暴露的個人隱私,首先是因為那些隱私的傷害性,其次是夫妻情侶忠誠度,還有便是見仁見智的對於伴侶關係的個人理解與思考了。

我感覺在很多思考中,很有必要的一個思考是夫妻關係的親密度和信任度。這個認識不是由小說和電影《手機》引發的,但是又與手機有直接關係。因為在生活中我經常發現,在一些很正規的場合,有人的手機來電是審查性質的。有時把接聽的人弄得很尷尬甚至很下不了台。不熟的人沒法評論,隻當作沒聽見,熟的人便要不客氣地開開玩笑,笑男人懼內,笑女人老公吃醋,但在心裏,我對於這樣的電話很不以為然。因為那電話的含義不管是酸甜苦辣,給人的印象全是一樣——距離近到如此,人該會多麼壓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