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亞特蘭蒂斯”——克裏特文明
“亞特蘭蒂斯”是否存在?英國考古學家伊文斯研究發現了古代的克裏特文明的米諾王國(Troy)遺址,從而將考古學界對“亞特蘭蒂斯”的絕望引向希望,但柏拉圖的故事是否是真的,仍需確切的證實。
“亞特蘭蒂斯”一直為許多學者和探險者癡迷,在兩千多年中,樂於尋找者一直孜孜不倦。他們首先從大西洋開始,但從未如願,而後又有人將傳說中太平洋的“莫爾大陸”和印度洋的“列牟利亞大陸”與亞特蘭蒂斯對照聯係。但必須符合兩個條件:其一,經過科學證實,有古人類文明的遺跡;其二,符合柏拉圖對話中的描述。結果兩者都被否定了。
英國考古學家伊文斯給處於絕望的尋求者帶來了一絲希望。他通過研究發現了古代克裏特文明的米諾斯王國(Troy)遺址。這古文明的發現來自於伊文斯敏銳的直覺,他在1901年收購了位於希臘南部的克裏特島,並隨後發掘出米諾斯宮殿。其大量與柏拉圖的亞特蘭蒂斯文明的相似點,引起了人們重新關注逝去的大陸。
在克裏特文明的遺址,人們發現了距今8000年的文化。那時的古人類處於新時器時代。在島北部的克諾薩斯發現了傳說中的米諾斯王宮遺址和大量文物,包括使用象形文字和兩種線形文字的泥版文書,證實了古希臘人傳說中的有關南海米諾斯王和荷馬史詩中若幹敘述的可信性。於是,伊文斯便根據這一典故,把克裏特文明分為三個時期,分別稱為早期、中期、晚期米諾斯文化。伊文斯說:“這裏看不到希臘和羅馬的遺物。”米諾斯宮殿主體分為四層樓,有1200~1500個房間。整體麵積大約2萬平方公尺。據此推測,宮殿周圍大約有8萬人居住。以後的考古者和學者從伊文斯發現米諾斯文明後,對其進行考證,發現了兩者有一些相似處。例如,在克裏特島上,除了米諾斯王宮外,北岸的“瑪莉亞”、東岸的“加都沙克羅斯”、南部的“費斯特”等地也都找到宮殿遺跡,在“瑪莉亞”和“加都沙克羅斯”也發現了碼頭的遺址,壁畫中華麗的船隻、居住於分散宮殿統治者,似乎都是有權力的王族。這些與“十王執政”的故事有相似點。
亞特蘭蒂斯注重牛,因為牡牛是波賽冬的象征,克裏特島也與牛有重要的聯係。在這裏,現存的宮室遺跡中可看到跳牛背的年輕人和飼牛圖等各種壁畫,酒器、器物上也經常出現牛的圖案,在用黏土製成的棺槨的葬禮畫中,所繪的犧牲品也是牡牛。圍繞克裏特島關於牛的神話也很多,其中之一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牛頭人身怪物彌諾陶洛斯。彌諾陶洛斯最終被雅典英雄忒修斯殺死。在此前它被長期囚禁在諾薩宮殿一般的迷宮裏。
銅器文化也在米諾斯文明中興盛。這些事實與亞特蘭蒂斯故事中的情景都相當吻合。克裏特文明自創建伊始至鼎盛階段,就不斷向外擴張,曾經有百年的時間,愛琴海海域遍布著克裏特的商人和殖民者,雖然克裏特文明擴張很廣,但最終取得勝利的仍是希臘本土文明。而曾經的克裏特文明已經成為曆史。
公元前19世紀,阿卡迪卡人在克裏特島建立了邁錫尼文明,取代了米諾斯文明。他們驅逐了海島上的非希臘語人,並建立了政治統治。但後人知道邁錫尼人入侵之前,克裏特島突然發生天災地變,此外,克裏特島其他地方也都可以發現同樣是由海嘯所造成的損害情形,這更加強了米諾斯王國曆史和亞特蘭蒂斯故事的相似性,特別是在克裏特北岸的“奧姆尼蘇斯宮殿”,該地的損害狀況並不隻是單純的地震所造成,一些巨石被推測大概是被隨地震而來的海嘯搬走了。另外,在克裏特島的東北部,也可看到火山爆發之後的火山灰和浮石,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在島嶼北方的聖多裏尼島一直有旺盛的火山活動,克裏特文明很可能就受到過火山、海嘯的侵襲。而在《蒂邁歐篇》中柏拉圖所說的亞特蘭蒂斯故事裏,整個亞特蘭蒂斯大陸是一片群島,其中心是半徑9公裏左右的小島,在南方擁有著廣大平原的大島,這很可能就是指聖多裏尼島和克裏特島。柏拉圖描繪的亞特蘭蒂斯大陸的可能性在大量證據麵前加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