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獲取幫助有竅門(1 / 2)

順水推舟

在向對方提出請求之前,先向對方提出一個事實,待到對方肯定後,再順勢推導出一個相應的請求來。例如:

甲:老王,你不是對我講過,你有個同事在市醫院工作嗎?

乙:是的。

甲:明天我愛人看病,請你去打個招呼吧。

巧妙暗示

說話人在請求之前先敘述有關的事實,使對方領會到自己的某一請求意願,從而促使對方主動將這件事提出來。例女口:

甲:唉:別提了,倒黴,真是倒黴透了!

乙:出了什麼事?

甲:我太不小心,在火車上把錢都丟了。

乙:已經丟了,就別再著急了。

甲:怎麼能不急呢?我現在身上分文沒有。這可怎麼辦?

乙:我身上帶著35元錢。給,先拿著。

按步就班

當我們感到某個請求難於被對方所接受時,可以將此請求分為兩個步驟說出:首先提出一個一般性的請求,然後再提出具體請求。這時前麵所提出的請求並無實質內容,對方難以拒絕,從而為後麵提出的具體請求創造了條件。例如:

甲:喂!這位不知姓名的同誌,我們來個公平交易好不好?

乙:公平交易?那當然好。

甲:你幫我推磨,工錢抵酒錢,怎麼樣?

乙:這個……

甲:怎麼,你不願意?

乙:不,我舉雙手讚成!

適時反問

當我們覺得對方應當去做某件事情,可是對方卻並沒有去做時,可用一個反問句的形式將自己的請求提出來。這時這個反問句內容一般是詢問對方不這樣做的理由。它在形式上是個問句,實際上卻含有請求的含義。例如:

甲:老何,我等著急用。你怎麼不去排隊啊?

乙:那兒人太多。

甲:別瞧那兒人多,保證你很快就能買到。

乙:哦,為什麼?

甲:那個賣肉的老同誌,服務態度很好。他能根據顧客的需要搭配肥瘦,速度也快。

乙:行,我過去排隊。

預設前提

所謂預設,指的是說話時的出發點,或說話的前提。比方說,甲對乙說"今天又下雨了",這句話的前提便是"昨天下過雨"。在提出請求時我們有時也可以將它作為另一句話的預設表達出來,從而不知不覺地促使對方接受下來。例如:

甲:胡總管,今天可是大年三十。你給我們安排了什麼好吃的?

乙:好,下午包餃子!

此例甲說話的用意是請乙在大年三十這天給大夥安排頓好吃的,按一般對話,談話過程應為:

甲:胡總管,今天可是大年三十。你給我們安排頓好吃的吧。

乙:好。

甲:你打算弄頓什麼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