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化解糾紛講方法(2)(2 / 3)

這個事例生動地說明:興趣相投,愛好一致,能融化感情上的"冰霜",打破雙方談話的僵局。當然,我們講的興趣愛好,是指積極良好的興趣愛好,而對那些不良的興趣愛好,我們決不能去迎合。

因年齡而異,選擇方式編話說

心理學告訴我們,老年人最關心自己的身體狀況,最希望得到晚輩的尊重。因此,與己不和者如果是位年過半百的長輩,見麵後的第一句話應該帶有深厚的關懷之情和強烈的道歉之意。如說"李爺爺,好久沒有看望您老人家,近來身體可好?您老這麼大年紀了,我還惹您生氣,真是不應該,現在我給您老賠不是來了!"

中年人最重視的是自己事業上的成就。與己不和者如果是屬於中年人,見麵後首先說的話應該帶有對其事業的支持、肯定和讚許之意。如說:"趙師傅,聽說您的手藝越來越精了,今天我特意來登門求教。但能不能賜教,就看您能不能寬諒我上次對您的冒犯了。所以,求教之前,我必須向您老表示真誠的道歉!"

與己不和者如果是位血氣方剛的年輕人,見麵後應該從適應其好學、敢想、愛玩、求信任等特點說起。如"小林,據說青年文化宮今晚有一場高水平的籃球賽,我托人搞了兩張票,不知能否請你一同去看?""小郭,聽說您在搞一項革新,我有兩本這方麵的參考資料,送給您,您看看能否用得上?"

適應對方的心理特征,滿足對方某一方麵的需要,在一般情況下,與己不和者也會友好相待,從而消除了籠罩在雙方之間的緊張空氣,使談話得以深入進行。

因性格而異,不同角度討話說

人的性格不同,在語言上會呈現出各自不同的特點。一般說來,性格暴躁型的人喜歡直言快語,厭惡噦嗦重複。但他們"火氣旺"、脾氣大、易與人頂嘴、吵架。我們與他們談話時,就應該運用謙和的語氣,從啟發、自責的方麵去說。

性格外向型的人比較能言善辯,說話比較圓滑,當話不投機時,會運用語言工具與對方爭論,但過後不久,不快的情緒就煙消雲散。我們與遮種性格類型的人談話,宜單刀直入,開誠布公,以有力的事實和道理進行規勸和說服。

性格倔強型的人,言辭穩重。語態鎮靜,不易動氣,但比較固執,難以聽進不同的意見,當對方話題中涉及到自己的問題時,會反複解釋。性格內向型人,言語比較溫和,語調低沉輕細,但很計較對方說話的態度,重視對方話語中的用詞和語氣,我們如果稍有不慎,就容易使對方產生疑心和憂愁。與己不和者如屬於這兩種氣質類型,我們與其談話時,就要運用"迂回戰術",多用婉轉、暗示,商討性的語言。

總之,隻有針對與已不和者的不同特點去說,僵局才可能打破,雙方的關係才可能"柳暗花明"。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與別人產生矛盾,引起爭吵和糾紛。對於人際關係中始料不及的糾紛,如果不及時解決,容易使雙方積怨加深,妨礙彼此正常的工作、生活,甚至會給別人帶來不良影響。因此,巧妙地調解糾紛能夠"化幹戈為玉帛",避免不必要的損失,讓人際關係變得和諧融洽。

維護當事人的自尊心

不對矛盾的雙方進行批評指責,相反,分別讚美爭執的雙方,肯定他們各自的價值,使他們感到再爭執下去隻會損害自己的形象,因而自覺放棄爭吵。

星期天,小陳一家包餃子,婆婆擀餃子皮,小陳夫妻倆包。不一會兒,兒子從外麵跑進去:"我也要包。"

婆婆說:"大剛乖,去洗了手再來。"

兒子沒挪窩,在一旁蹭來蹭去。妻子叫:"蹭什麼!還不去洗手,看弄得一身麵粉,我看你今天要挨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