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正是丐幫幫主魯大頭東坡。同時單征南也認出了同來的為外幾個人,這些人都是在千壽寺聚會過的他們是武當掌門靈道真人葉永梅,衡山派掌門周不整,與點蒼派掌門白馬王子朱明禮。這些人同時也認出了單征南,眾人點頭寒喧,惟印早就向王船山他們介紹了這幾個江湖嫋雄。船山一家這才消除一臉驚色,船山笑道:“原來是江湖一代大俠光臨,失迎!失迎!”
大家彼此客套,各自擇座。二如見魯東坡還托著大鐵箱不放,便打趣道:“還說不貪此破銅爛鐵,如今卻愛不釋手了!”
魯大頭咧嘴一笑:“老禿頭,舍不得你就拿去吧!”嘴上如此說,托箱之手向前一送,那隻大鐵箱竟如長翅一般飛向二如,二如未曾想到他會來這一手,室小人多,這沉重之物迎空從人人頭頂飛來,他豈能不接?隻見他輕喝一聲,長身而起,右手一舉已托住鐵箱,而口中卻罵道:“魯大頭,你好不知事,人多在此,就不怕砸傷人麼?”
魯大頭冷笑一聲,人已塵在單征南與白馬王子朱明禮之間:“這隻箱都接不住,你二如就別守那南天峰了!”
眾人都暗暗佩服兩人掌上功夫,鄭氏與王分兄弟已沏了茶來。白馬王子與魯東坡接了茶杯,便相視大笑起來,原來二如接了鐵箱自欲想覓個位置放置,無奈草堂室小人多,正無逢隙可容,他這才知道魯東坡托箱不放之理,自己是中了魯東坡之計。船山見了,自然明白,便把室中的一張大方桌移出草堂,置在屋簷一旁,二如才放下鐵箱,說道:“二位先生,你們不正是在為軍餉之事而奔波煩惱麼?我們共商送來的這箱金銀看夠不夠!”說罷便自用匕首啟開鐵箱,但見箱中金光閃閃,整個草堂頓時生輝。
單征南幾人這才知那大鐵箱中裝是全是金銀,是有兩百來斤。
惟印笑道:“算是洪武皇帝還有後眼,他為爭獻王朱留下這筆財產正好用來讓賢聖誌士作複明之用!”
單征南暗想,洪武皇帝朱元璋留下近三百多年的金銀財寶怎會落入這背江湖人之手?王船山也同時驚問:“這金銀是洪武帝所遺之物?”
魯大頭哈哈一笑:“夫之不信麼?”不久前江湖中傳言的朱三太子二位可有所聞?
船山點頭,甲申事變後,關於崇禎太子的傳說很多,但又相互矛盾,福王朱由崧監國南京時的就鬧過真假太子寨,後來朱三太子被預親王多鐸南下江南帶到北方不知所終,還有浙江報國寺也同時鬧過太子寨。自永曆帝朱由榔被吳三桂以弓弦殺於昆明城下,人人便以明室絕祀,但前兩年江湖中突出現化名揚起隆的朱三太子,並持有一方盤龍金銀玉璽和一塊蓋有洪武皇帝玉璽的黃絲絹帕,使天下複明之心頓起同時風起雲湧,吳三桂舉正是欲扶他複我大明江山。
白馬王子朱明禮喝了口茶,說道:“這箱金銀正是通過他才得的!”
單征南想到了塵殺揚起隆之事便道:“可是,吳王爺派人把他殺了!”
此話一出,王船山大驚:“吳三桂殺了朱三太子?”
單征南點頭,於是把自己所見之事說了。魯東坡卻笑了:“那朱三太子確實是假的,這持玉璽、黃絲絹的朱三太子不過是前明‘鐵漢’揚漣遠房侄兒揚繼宗的兒了揚起隆。甲申事變時,身為光祿寺司席主事的揚繼宗正好不在紫禁城,等他趕回後宮時,崇禎已殺了全家白縊萬歲山,他便在屍首中得了那一印一絹的小木盒,死後傳與揚起隆,朝廷欲撤三藩,揚起隆假冒朱三太子,組織鍾三郎教,企圖借三藩之勢做大明天子,吳三桂豈不殺他?真正的崇禎托孤給吳三桂的朱三太子,崇禎曾在他雙腿各刺繡龍圖一對,前日已被吳三桂送上五華山了,沒想到那時單公子也在場,慈枝大師從了塵手中奇回木盒卻並未說出此事!”
單征南一聽才知那日嚇走了塵,內力吸盒的就是慈枝大師,難怪他知道自己在暗處而提醒自己下山,便問道:“慈枝大師,他怎沒來?”
此話一出,二如、惟印等幾個江湖巨嫋神情突地一暗,哀傷重浮於麵。二如低歎一聲:“揚起隆,吳三桂他們隻知那黃絹不過崇禎一道遺符,故在揚家幾十年風平浪靜,誰知揚起隆在五華山以朱三太子身份一現那片黃絹,江湖立時驚動,原來絹帕並非崇禎遺符,而是洪武遺昭,左下角那密密麻麻的小字正是回文詩一首,記載著洪武帝在江南廬山藏寶之地,那加蓋洪武玉璽的黃絹正是一張藏寶圖,當時江湖間都以為揚起隆是真朱三太子,大明傳種後裔,加上他那十幾個鍾三郎教會,故江湖黑白兩道都未敢妄動,還暗暗護他,至使他在紅果園那場浩劫中得以逃出,但不久前吳三桂突然派了塵追殺揚起隆,揚起隆的真實身份一下曝光,人們除恨他欺世之罪,再就是為他那張藏寶圖。於是江湖黑道白道風起雲湧而動,為了使這筆財寶不落入黑道,我們也動了手。揚起隆朝不保夕,最後被了塵逼得自殺,正好讓慈枝大師奪回黃絹、玉璽。”
眾人凝神靜聽那帶有傳奇性的述說,隻聽二如斷續說道:“那黃絹本是洪武帝給寵愛的三太子朱權留下的藏寶圖。朱權生於明洪武十一年,神姿秀朗,慧心聰悟,三歲時便自稱,‘大明奇士’,深受洪武帝龐愛,但他生性儒弱,剛直不阿,又沉於書海,洪武帝當心他在爭權奪利,爾虞莫詐的皇室中難以取得皇子應有的特權,洪武二十四年,十三歲的朱權冊封為王就藩於長城外的邊防重鎮——大寧,統九十城,轄甲兵八萬,革車六千乘。在諸多王臣裏,洪武帝很佩寧獻王的才華和清廉,但依然擔憂他的無大丈尖,狠毒的個性會暗害毀了他的一生,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朱元璋駕崩,臨死前特為朱權密留一筆財產繪回文於黃絹上,以便朱權若被擠出皇室也有生計。果如洪武預料,他的皇太孫朱允立奪了皇位自號建文帝。建文帝奪得皇位後恐諸王勢大不聽皇命,便封了洪武遺詔,采取削落,建文元年八月,敕令朱權還南京,朱權未去,被削去三護衛軍。皇四子燕王朱棣聯朱權發起皇位爭奪戰,起兵之初,朱棣用陰謀手段奪了朱權兵權,懇求兄弟合作,共舉事,並言明‘事成當平分天下’。朱權既入燕軍,經常為朱棣草擬檄丈。一文一武配合默契,不到三年便拿下京城,朱棣當了皇帝,自食諾言,將朱權改封南昌,詔布政司為寧王府。朱權隻好聽命來到南昌,從此消沉,不問政事,聽信龍虎山道人之言,在南昌西郊梅嶺之下,興建‘南極長生宮’日事鼓琴,以‘南極衝虛妙道真君’。了了一生,明室的人都不知這黃絹上文字的秘密,所以代代相傳。崇禎死前欲帶先帝遺的請罪於九泉,因李自成入京聲勢嚇得倉促失落。江湖上聞知這黃絹來曆便紛紛出動。待我們趕到廬山,江湖黑道跟蹤而來,幾場拚殺,又驚動了剛入贛的康親王傑書的東路大批清兵鎮壓,普照大師身受重傷,慈枝大師卻被地煞幫主與不死泉及血魂揚先成合力絞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