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市舶府風波(2 / 2)

孫師爺一麵交待戶房下吏速辦,一麵與莊銘坐定飲茶,說了一陣子話,莊銘趁機提出授學之事,孫師爺沉吟了一下,道:“這個卻是急切不可得,那****也見到了,黃大人為你設宴,大大小小的衙門頭麵人物都請到了,也都知道你莊先生有這本事,卻無人相請你做西席,這也是各家情形不同,或有因自家兒郎死背硬記那套還可對付的,或有因兒郎已入學中舉的,或有付不起先生束修價碼的,不一而足……既是衙門內無人相請,那便得到外頭慢慢尋去,看看那一處大戶人家願聘先生做西席,急不得……但容在下仔細探訪,一有消息,便即相告……”

知他說的也是實情,莊銘拱手道:“那便勞煩孫先生了,多有相擾,倒是慚愧得緊。”心下悶悶不樂,看來教書賺錢的事也是前景渺茫,卻如何是好。

孫師爺察言觀色,沉吟道:“莊先生是否用度上有些不趁手,若有急用,在下身邊倒還有幾兩積蓄,莊先生說個數目,在下便取來與你……”

雙方相識不過數日,且均為公務往來,並無私人上的交往,孫師爺能有這種慷慨舉動,讓莊銘甚是感動,不過這銀子他豈敢生受,忙笑道:“孫先生之情在下心領,用度上倒是不妨,不過是嫌悶,趁勢賺些銀兩,倒教孫先生費心了。”忙撇開了話題,移到別處。

閑坐一陣,戶房下吏取來半印戶帖勘合,付與莊銘收執,莊銘看時,隻見上首是聖旨字樣,中間乃各人姓氏性別出生年月以及各人間與戶主關係等等,下麵卻是事產登錄,可謂是井井有條,背麵卻是一長串共三行的府衙官員畫押,再看自己的名字不變,身份卻成了大明民戶,趙芸娘與自己這個民戶戶主的關係填為姨表兄妹,寧巧娘為妾。家產有田若幹,牛一頭,屋三間等不一而足。

不禁啞然失笑,進而想到孫師爺與黃有訓二人定是也看出自己與芸娘間關係有些不倫不類,隻是礙於臉麵,不曾道破而已,不然不會填什麼姨表兄妹關係,而是填堂兄妹關係了。至於姓氏改改便是,趙姓改成莊姓還不是一揮筆之間。孫師爺此舉不過慮及堂兄妹間不可同居,表兄妹間倒是無訪,雖還是有礙觀瞻,但也不過以私奔論,大明律上頭也管不著。

當下謝過孫師爺,又謝了經辦戶房下吏,倆人又喝了一回茶,莊銘見孫師爺始終不曾提及市舶府少監前來之事,知他亦是不肯透露,倒像府衙中人人都怕他跳槽似的,心想知不知道也沒所謂,自己在中間又使不上勁,隻呆望著倆家爭鬥罷了,那個胥吏說那少監走時還撂下硬話,看來此事真還沒完,自己且看熱鬧罷,隻是你倆家爭鬥歸爭鬥,別誤了老子入京行程就成……心裏不免仍是惴惴。

不多時便告辭出來,賺錢的事等於沒了下文,又多了市舶府之事,莊銘實是掃興的很,這副心情也不願回去麵對倆位俏佳人,望到街頭有一家新建的酒樓,掛有開業酬賓字樣,便進去叫了酒菜,借幾兩杯中之物澆澆愁緒。

PS:關於市舶司及市舶府之事,因明朝三地多有罷、複之舉,也很難說清1621年這一年間寧波究竟有無此機構,但為了小說需要,即使沒有也算有吧。

另:感謝無敵海景sam給的評價及打賞,也一並感謝書評區各位抬愛,總歸是動力啊,唯有穩定更新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