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端詳姿態,探秘心理(5)(2 / 2)

這類人去演講一定會極盡煽動人心之能事,他們良好的口才時常讓你不信也得信。他們與異性在一起時表現尤其興奮,總是極欲向人表現出他“護花使者”的身份。這類人對朋友相當真誠,但他們不輕易把別人當作自己的知己。踏實肯幹的性格使他們的事業大都小有成就。

在與別人談話時,目不轉睛地看著別人。在聚會上,這種人也常常盯住一個人不放,而他並非時看上看了這個人。這類型人的支配欲望特別強,而大多數的時候他們確實又都有某種優勢,因此隻要有機會,他們就會向別人顯示自己。怎麼說呢?他們占不到天時地利就一定能占到“人和”。他們的行為時常看起來像花花公子,但有一點值得肯定,他們選定了人生的目標就一定會去努力。

這種人不喜歡受約束,經常我行我素。另一方麵,他們比較慷慨,因此他們周圍總是有一些相幹和不相幹的人在一起。

14.打電話時的姿態

近年來,社會心理學家提出許多可以透視人心的方法,雖然有些方法令人感到奇怪,但如果能巧妙,靈活地運用,一定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舉個例來說,打電話是現代人與他人溝通的重要手段,根據心理學分析,一個人在打電話時的姿態,就可以看出這個人的基本性格。

電話交談是人際交流和拓展業務的重要方式,一般說來,通話者應該嚴肅認真,不能三心二意。但是有的人卻喜歡一邊打電話,一邊做別的事。在他們看來,打電話需要的隻是耳朵、嘴,除此之外都是自由的,可以隨便支配。於是,在與人通電話的同時,他們還要處理一些瑣碎的工作,比如擦桌椅、整理文具等。從積極角度說,他們富有進取心,爭分奪秒,開拓人際關係的能力很強;從消極角度說,他們容易疏忽草率、因小失大。

習慣於用肩和頭夾著話筒的人,並不見得忙到騰不出手來握住話筒的地步,也不見得有其他事情需要用手處理。事實上,他們兩手空空,隻是把手隨便放到肚子上。這種姿態容易給人一種自負錯覺。這類型的人性格往往比較謹慎,麵對任何事情,他們都必定思前想後,考慮周詳之後才作決定,因此犯錯誤的幾率很小。

通電話的時候不坐在座位上,而是扯著電話線來回踱步,漫無目的地東走幾步西走幾步。這樣的人往往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不喜歡那些一板一眼的工作,甚至寧願放棄高薪工作而去尋求身心的自由和灑脫。而在那些具有在新鮮刺激的工作挑戰中,他們才能將自身的能力發揮到最大限度。

邊打電話邊玩電話線的人常見於女性,尤其是那種一拿起電話就說個沒完沒了的女人。這類型人不大注意外界的環境,總喜歡在自己的幻想世界裏行動。她們多愁善感,是浪漫主義的幻想家,在她們的腦海中,總是閃爍著看不盡的風景線,而能夠實實在在地擺在她們麵前的卻少得可憐。她們脾氣倔強,有些古怪,容易莫名其妙地發脾氣,往往讓鍾情於她們的男人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站著談話、耳朵遠離聽筒、信手塗鴉、開合抽屜、擺弄小物件等這幾個動作都表示聽電話的人對談話不感興趣,是在應付對方說話。如果一個人對與自己通話的人帶有好感,或者對通話內容充滿興趣,那麼他通常會坐在椅子上慢慢談話;相反,如果不想繼續談話或者有急事要出去,那麼就會不由自主地站起來,或者讓聽筒遠離耳朵;如果對通話感到厭煩,而出於禮貌必須堅持,那麼就會一邊打電話,一邊在紙上或桌子上信手亂畫,或者將手搭在桌子的抽屜裏,或者胡亂摸索桌上的東西,或者在手上玩弄鉛筆之類小物件,等等。

有人打電話時比較散漫,習慣於頻繁地搖晃椅子,如果突然停止搖晃或終止原本散漫的姿勢,專注地聽電話中對方的談話,那麼談話中肯定出現了非常重要的信息。

如果原本站著打電話,突然坐在椅子上,那麼一定是對所談的話題產生了興趣,或者對對方產生了好感,或者感覺話題會拉長。同時,談話的語調也將發生重大的變化。

相反,如果原本坐著的人突然站起來,那麼可能是因為渴望對方做出結論,或者是對自己的想法很有信心,希望能明確地傳達給對方。這種時候聲調也會發生變化。

沒有特殊的習慣,一切動作均出於自然,非常隨意。這是沒有心理負擔的一種表現。這種人沉穩鎮定,根本不擔心通話當中會有什麼意外。他們自信心很強,對自己的生活能夠控製自如,能屈能伸。行動能力強,隻要定下偉大的目標,就一定能實現。他們待人友善,寬容體諒,在別人困難的時候能夠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值得深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