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第一次上衙(1 / 3)

清晨五更二點,隨著太極宮承天門上敲響第一聲晨鼓,長安城各座城門相對的大街上“街鼓”齊聲響應,沉悶的鼓聲回蕩在依稀還有些昏暗的城市上空,吵醒了春夢中的人。

新的一天開始了!

鄭惠娘悠悠從夢中醒來,看看旁邊,已經沒有了丈夫的身影,外間屋子發出些唏噓的聲音,大概是他在洗漱吧。

惠娘披衣下床,可能是懷有身孕的緣故,最近很是嗜睡,本來還想著早起為丈夫熬點金米粥喝,這下看來是趕不上時候了。

她出了內房,看到丈夫正有些笨拙地對鏡梳頭,每次看到他那笨手笨腳的樣子,她總是想笑,這個時候,丈夫在她的眼裏,像個需要母親照料的孩子。

王晉看到妻子出來,無奈地道:“怎麼又起來了,不是讓你多睡會嗎?”

惠娘抿嘴一笑,也不答他,走過來拿過木梳,溫柔地為丈夫梳理著一頭黑發,待梳理得整整齊齊後,紮好白色襆頭,將頭巾係了,為他換上逢紗單衣、白裙襦,外麵穿了綠色官常服,又為他戴上黑紗方帽,一套行頭也就齊了。

王晉為妻子將一縷搭下來的頭發掠了,又摸摸她的臉道:“瘦了,要注意歇息啊!”

“妾曉得,夫君切勿擔心奴了。”

王晉笑笑,拿起銅鏡照下,然後對妻子道:“為夫今日如何?尚還好?”

惠娘看著丈夫神采飛揚的臉上有一種勃勃英氣激蕩,有些歡喜,不過隻是害羞地道:“尚好!”

“好,那為夫就出發了!”

王晉說完,出門而去,留下呆呆的小妻子,看著他的背影漸漸遠去。

出了宅子,到西場牽了坐騎,在守門鋪兵的恭維聲中,翻身上馬,到了坊門口,大門已開,外出的群眾正排著隊陸續而出,這個時候的人們,都習慣早睡早起,不過是後世五點左右,很多人都已開始新的一天。

“晨鼓”還在按照一種節奏不緊不慢地敲著,長安城清晨的街鼓規定要敲三千下,但不是絕對的,有一條補充規定是“辯色而止”,就是說等人的眼睛可以清楚地看清遠處的物體時就可以停止擂鼓。這種早晚擊鼓傳達信息的方式,無論是對於城市的管理者還是市民都帶來很大的方便,清晨擊鼓開啟城門坊門,晚上擊鼓關閉坊門城門,人們給它起了個俗稱叫“鼕鼕”,“鼕”字音冬,很是形象。

排著隊,出了坊門,便是寬闊無比的大街,長安城的大街,最窄的也有八十多米,在清晨行人稀少的時候,盡可以放馬快馳,但速度不能超過一定界限,且在距離皇城為中心的某一段距離時,便得放慢馬速,否則如果被“巡街使”看到,輕則被彈劾,重則當場“鞭笞十下”,肉體受損,臉麵丟光。

王晉騎著馬兒,行進在“上班”的路上,今日,是他第一天“坐堂尚書省”的日子,心情有些忐忑有些激動,這樣的心情,讓他想起了多年以前,自己第一次任職朝廷官員的時候。

路過“平康坊”的時候,王晉看到韓泰的仆人韓富牽著一匹毛驢進坊門,他是韓泰的隨侍仆從之一,每日要送主人去上班後,自己再騎毛驢回來,看來,仲宣兄已經早早上朝去了。

想到這裏,王晉有些羨慕友人,韓泰現在已經是從六品的兵部副司長,算是勉強已經擠入中央中高級官員行列,而區分一般京官和這些尊貴官員身份、地位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每日是否上朝。

這種官員叫“常參官”,按照朝廷的規定,在京文官六品以上及中書、門下兩省供奉官、監察禦史、員外郎、太常博士,每日上朝參見皇帝,稱常參官。常參官必須在五更(五點)之前就趕到皇宮宮門外,這個時間對於居住地離皇宮較遠的官員來說是有些緊張,所以一些住的比較遠的官員,可能要在三四點的時候,就得起床梳洗打扮,王晉自嘲地想,從這一方麵來說,自己可要比韓泰等人要幸福些了。

……………………………………………………………………

尚書省書令史範理今天“上值”有點早,不過隻是相對他自己來說,起碼沒有像往常那樣遲到,所以很是讓一些在門口碰到他的同僚感覺驚訝和不可思議,不過尚書省的工作是非常忙碌的,尤其是對於這些負責具體工作的書令史、書吏們,並沒有多少上班時間可供閑聊浪費,於是幾個同事和他逗笑了幾句話,便急急回了各自“院房”埋頭苦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