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友人(3 / 3)

……………………………………………………

第二日,王晉去吏部述職,因為曾經在此廝混過三年多的仲隘齋已經和他的昔日同僚打了招呼,正所謂衙門有人好辦事,如王晉這樣的低級地方官員,按照往日的慣例,本來非得等上十天半個月不可,這才顯出中央官員的尊貴和驕傲,不過現在情況自然不同,將朝廷發給的官員身份證—“告身”一出示,門房負責接待的吏員立馬熱情起來,笑道:“果然是王縣君,先前在下便覺得大人器宇軒昂、不同凡人,原來正是高郎中等候多時的貴客,縣君請跟我來。”

這個小吏口中的“高郎中”,正是仲隘齋特別關照過的那個吏部同事,仲隘齋吹噓說此人和自己有金蘭結義之交,參考他平日愛吹牛的特點,這個說法暫時不可太信,不過聽小吏剛才的言語,高郎中還是挺重視自己的,應該和仲隘齋的交情並不淺。

跟著小吏進入尚書省吏部大院,高郎中果然很熱情,親自到門口歡迎自己,兩人互作介紹,王晉以下官之禮,對高郎中表示尊重,看得出來,高郎中是個不太講究俗禮的人,滿不在乎地揮揮手,阻止了王晉的客套,然後對他說:“怎麼這麼晚才來?走,某帶你先去考功司述職,然後你自去吏部司那邊添了‘腳色’,某尚有急事,不能多陪了。”說著,一臉焦躁不耐煩的神情。

咳,原來高郎中站在門口,並不是迎接自己,原來是等地不耐煩了,王晉暗道慚愧,心中有些好笑自己的“自作多情”,不過並沒有因此生氣,這個高郎中是個直性之人,自己無需想得太多。

吏部四個司中,高郎中是掌封贈勳品的“司勳司”長官,王晉來吏部報道述職候命,並不由他管理,所以隻能幫個“優先辦理”、“快速通道”的小忙。至於封獎、任命等大權,即便專門負責“官員任遷”的“吏部司”也不過是個傳令兵,政事堂的那些大佬們,才是最終的主宰。

於是,王晉隨著高郎中先去了“考功司”的院落,這是五排三進的大院落,雖然論規模還沒有文裕縣署大,不過能在這寸土寸金的皇城裏占據一席之地,已經顯示出吏部考功司不愧是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中,位列前三的的核心部門了。

今日來“考功司”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將朝廷往年發給自己的獎懲記錄—由政事堂宰相簽字蓋印的“堂帖”,暫時上交考功司,由考功司和庫房檔案中備案的記錄核對吻合後,出具一封完整的對他這幾年工作業績的“評定文書”。此文書到“吏部司”報道時要用,至於“堂帖”,最後還會還給官員本身,尤其是那些受獎賞的“堂帖”,有些官員甚至作為傳家之寶世代珍藏。

得到“評定文書”,考功司也就不用再耽擱了,王晉跟著風風火火的高郎中出了門,左拐右拐,沿著一條曲徑通幽的鵝卵石小路,穿過幾個大型院落,甚至還有一個水池花園,然後進入一處比“考功司”還要大幾倍的院落,門口上書:吏部正。原來這就是吏部的第一司“吏部司”辦公地點了。

“好了,就送你到此吧,你且進去,我已經和他們打了關照,如有刁難,隻須報高九淵名號便可。”高郎中風風火火說完,不待王晉施禮道謝,已急急忙忙離去,看來,他是真有重要之事待辦。

王晉搖頭苦笑,“仲牛皮”是個妙人,沒想他結交的友人也是如此有趣,這個高九淵雖不拘小節,辦事還是很熱情的,如果不是今日匆忙,倒是可以結交一下。

王晉站在門口,緊捏了下手掌中記載著自己數年心血的“評定文書”,心情有些激動、有些興奮,深吸口氣,邁開大步,進入“吏部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