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友人(1 / 3)

王晉、韓泰兩人談笑著,在前引路,後麵淩淮、王翼二人及馬車跟隨,行了大概半個時辰,終於到了韓府所在的“平康坊”。

長安城由筆直的南北十一條街和東西十四條街縱橫交錯,形成了方格網的布局,各街之間所形成的“方格”就稱“坊”,正是因此特殊城市結構,所以長安城也有“棋盤城”之稱呼。不論東西兩處公共集市所占裏坊,全城共有一百一十個坊,越靠近皇城、宮城之裏坊自然越是黃金之地。可惜“九五至尊之地”不得妄占,於是達官貴人就搶占緊靠著皇城之下的“九四之地”,如韓府所在的平康坊,附近的崇仁坊、太平坊便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平康坊”這一帶是長安城有名的富人區,很多家財巨萬的貴人居住在此,此外,還有親王公主、顯貴重臣、文章巨子也在這裏廣建豪宅,名園無數,大型建築群便有三十多處,坊內還有南北二曲兩處煙花妓院集散地。長安城實行的是宵禁製度,坊外的大街上夜晚禁止行人行走,這叫禁夜,坊內卻不禁夜,入夜之後,平康坊南曲、北曲的妓院照常營業,笙歌燕爾、燈火通明,令多少風流才子陶醉其中。

“平康坊”有四處坊門,王晉等人從東門而入,緊靠著坊門的是一處寺院,叫“陽化寺”,據說是隋朝內史舍人於宜於大才子為父建乎公、母獨孤夫人所立,此人事佛心至誠,舍宅為寺,當時曾傳為一段佳話。

再往前走,一處占地頗大的宅子,韓泰感慨地說這是前朝名將衛公李靖舊宅,現在已成了十二州進奏院,是地方設置在京城的“辦事處”。

再前麵,一處僻靜的宅院,韓泰小聲說道這是“玉慧公主”的別院,不過公主不常來此,這位“玉慧公主”,王晉也有耳聞,她是先帝念宗最小的妹妹,曾得念宗異常喜愛,以喜結交文人名士享譽京城,曾提攜過不少落魄有才的文士。

由著韓泰這個“地主”領著,眾人一邊行著,一邊聽著他的介紹,不片刻,來到一座坐北朝西的大宅門前,府門前有兩頭石獅,圓睜巨目,齜著獠牙,蹲伏左右兩旁。琉璃瓦的大門樓,飛簷插空。獸頭大門上端“宣武侯韓”四個鎏金大字,在陽光折照下輝煌燦爛。

這便是韓氏府邸,韓泰的爺爺曾被封為“宣武侯”,韓氏一門按祖訓並不分家,所以韓家是一個人口混居的大家庭。韓老侯爺有四個兒子,大兒子早亡,隻留一位寡妻現住韓府;韓二中原公在外地任官,妻子子女全帶在身邊;韓三,也就是那個曾經賞識王晉詩才的隱士韓三原,他終身未娶,一直在終南山修道;韓泰的父親韓天原排行老四,是當朝名將勳臣,官拜三品冠軍大將軍,授職安西都護府大都督,他的妻子兒女,全在京城長安,數年都難得回來一見。

韓泰引著眾人進入府邸,事先,他已經讓下人打掃出了一處安靜的小院,這時便帶著王晉一行來到院子。

說是小院,其實並不顯小,上房有三間,還有五六間廂房,足夠王晉等人居住。院子中載著幾棵垂柳、杏樹,還有一處假山流水,寧靜自然,看得出韓泰是經過精心挑選的。

除了舒適的住處,韓泰還為王家安排了兩位機靈乖巧的小婢、一位手腳麻利勤快的老婆子伺候著,慌得惠娘忙說自己可以打掃整理,不用麻煩韓府之人來收拾,韓泰笑著開玩笑道府中下人眾多,每日太過清閑,其實自己早就想給他們找些事做了。

王晉笑笑,也沒有和他太過客套,兩人之間的友情,不是說一句感謝能代表的。

稍事梳洗一番,王晉提出想拜見一下韓泰的奶奶—“臨城夫人”韓氏,這是最起碼的禮貌,剛才實在是因為旅途勞頓、精神疲憊、麵容不潔,所以不適宜進門便見主人,現在梳洗妥當,自應當拜見韓氏,恭敬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