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給他們茶,他們卻給我們鴉片。鴉片,茶在異國他鄉傳播的本土化過程相同,社會作用卻完全相反。鴉片進入中國,與清王朝帝中的衰敗直接相關。鴉片使清王朝的白銀如同大海一樣流出國土,流向他鄉。
撒切爾夫人曾說,中國不會成為超級大國,因為中國沒有那種可用來推行自己的權力,而削略我們西方國家的具有國際傳染性的學說。她的話不論對不對,都應引起中國人的思考。茶,最文明的飲料,最有生態口感的綠體,中國曾向世界輸血一樣輸送茶。直到今天,西方人雖然還喝茶,他們隻吸收其健康,並不從茶葉上吸取思想。年輕人吸收咖啡、可樂卻不一樣,不僅吸收喝進嘴裏的液,更讓這些液體指揮自己的心靈。類似於茶葉的出口,我們並不隻出口物質,更重要的要讓物質身上的思想在別人的手中永遠起作用,改寫他們的靈魂。
茶品嚐人間
“以絹素或四幅、或六幅分布寫之,陳諸座隅,則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飲、之事、之出、之略,目擊而存,於是《茶經》之始終備焉。”《茶經》集大成,雖為唐代之作,後世也多有關於茶的著作,豐富補充了它。而它從一開始就幾乎方方麵麵地考慮到了茶的的一切,未盡言者,自有茶自己言說在無名無言中。
一卷經,讀盡人間多少目光。一卷經作為言說者,它可以說出自己知道的,也可以說出自己不知道的。那麼就看他像人一樣言說——
1.茶為國飲
茶為國飲,它如瓷器一樣成為中華的文明與象征,好比呼吸一樣重要。在華夏的土地上,它使水更加普及到人的生命中去。可以說,中國人當初使用茶葉,使水又一次得到了發明,水在茶葉的身上找到了自己東方的意境,找到了人間的品位。水在茶葉的向導作用下,在人的身上可以進行又一種意境的旅行,這與人身上的水順流逆流宇宙流動的意義又不一樣。如果善良像茶水一樣在黃皮膚遼闊的母語裏普及,那麼漢語就有更為強大的光澤。我們的母語經受著茶水的灌溉。母語的大地有的為良田,有的為幹旱之土,有的也水災。茶的大水嗆死過杯子,茶與瓷器關係密切,軟硬在一起,它們的和諧中有各自的獨立與兼存。後來茶葉飄洋過海去了異鄉,講起了英語法語……但它舌頭的遊泳沉浮,卷舌聲音的源頭依然在漢語的筆畫中。茶葉的確有著漢語的舌頭,不僅顯示舌的形象更說出舌的香氣和暗含的密碼、智慧。
漢語在舌頭裏找出茶葉的聲音,舌頭與茶葉重疊更有各自的軌跡。舌頭去哪裏,茶葉就去哪裏。茶葉去哪裏,漢語就去哪裏,漢語去哪裏,茶葉與舌頭就出現在哪裏。在漢人身上,人人都有一個茶葉罐,嘴裏有一枚舌頭的茶葉。當舌頭與茶在嘴裏相逢,有根的舌頭與有根的茶那種擁抱天然而又短暫,茶水要去人更深的地方。茶水在人身上有更深的旅行,有無數的長征,順流逆流,它要鑽骨頭,在骨頭裏開火車,它要穿血液,曆經無數大海的滄桑,它要坐鎮心髒,在身上經曆人的思想。連夢都學會了在茶中遊泳。茶水在人身體裏開設了運河、大海、工廠,它可以把自己熬製成血、淚、汗的一部分。在一個勞動者身上流出的汗水中,汗有許多的前生叫茶。人體的確為液體的家園,使得茶如魚得水,茶在身體裏遊泳,遠比人在水裏會遊泳。茶在人的身上最偉大的行為莫過於把自己重新澄清為水,真可謂它來之於水又複歸於水。那麼說,茶為水的客,水為茶的行囊,但水隻屬於茶的一部分。水擠在茶中,擠得密不透風,擠出的汗水反而成了茶的一種滋味。一杯茶中,水擠在茶水中,大海把茶擠破。水在茶中擁擠出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