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斯·蒙坦特接著說:“8年前的那一天,我坐在他的辦公室裏,內心對他充滿了羨慕,希望上帝將我也改造得像他一樣。在我們談話的時候,他把那天早晨收到的一封信放到我手中,說:‘你看看這封信。’那是一封言辭十分憤怒的來信,裏麵提出了一些令人十分難堪的問題。如果我收到這樣的一封信,我可要煩死了。我說:‘比爾,你打算如何回複這封信?’比爾說:‘哦,我告訴你一個小小的秘密。當你下一次真的碰到一些令你煩惱的事時,不妨取出一支鉛筆和一張紙,詳細地寫下你所煩惱的事。然後,將那張紙放在你右手下方的抽屜裏。等過了一兩個禮拜之後,再取出來看看。如果你第二次閱讀時,認為那些事情仍讓你感到煩惱,那麼再將它放回原來的抽屜中,把它再放上一兩個星期。在那兒它絕對安全,不會有什麼變故。但與此同時,你所煩惱的事情可能會發生許多變化。而且我發現,隻要我有足夠的耐心,煩惱總會自動消失。’”
總之,比爾的忠告給了易斯·蒙坦特極深刻的印象。易斯·蒙坦特已經使用比爾的忠告許多年了,結果他的煩惱真的減少了。
18.排憂解煩的高手
卡耐基人性智慧金典:憂慮最能傷害到你的時候,不是在你有所行動的時候,而是在你沒有什麼事可做的時候。
紐約高等教育委員會主席歐德威·泰德認為,憂慮是一種習慣,但很久以前他就打破了這種習慣。他之所以能消除各種煩惱,他想應該歸功於下麵3件事:
1.他太忙了,根本沒有時間沉湎於自我毀滅式的憂慮。
他有3項主要的工作,每一項都是全職的。他在哥倫比亞大學教書,同時也是紐約市高等教育委員會的主席,他還擔任哈佛出版公司經濟及社會部的負責人。這3件工作占滿了他的工作時間,讓他沒有餘暇去煩惱。
2.他是個很會自我排解的人。
當他放下一件工作去做另一件工作時,他把剛才的問題完全拋於腦後。這樣,他才能神清氣爽地迎接下一項工作。他發現,這樣做可以保持精神振奮,也使自己頭腦清醒。
3.每天他離開辦公室,他都要提醒自己要把所有煩惱從頭腦中除去。
許多問題是連貫的,總會有一些有待解決,等他去思考。如果他每天把這些問題帶回家,並且為他們煩惱,那他就是在摧毀自己的健康,同時,也是在摧毀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19.給自己定下一些規則
卡耐基人性智慧金典:你為什麼不把你以前覺得很有幫助的一些事情也寫下來,給自己定下一些規則呢?
美國棒球老將康尼·麥克說:“我在職業棒球界已經活躍了63年多了。當我首次加入球隊時,完全沒有薪水。我們隻能在空地上打球,常常被地上的廢棄物絆倒。比賽結束之後,我們就摘下帽子,傳過去向大家收錢。但是這些錢對我們來說,實在是太少了。尤其是我,承擔著必須養活寡母及弟弟妹妹的責任。有時候,球隊為了賺錢,必須做一些逗笑的演出,才能使球賽繼續比下去。有許多原因值得我去煩惱。例如我曾是連續7年都排在最後一位的唯一一位棒球隊經理,而且曾在8年之內輸了800場球。經過這一連串的失敗,我愁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但我在25年前就不再煩惱了。我相信,如果我不停止煩惱,那麼我早就進棺材了。”
現在康尼·麥克回憶起自己漫長的生命曆程,他認為自己之所以能夠征服所有煩惱,並且快樂地活到現在,是得益於下麵這些方法:
1.他認為煩惱對人毫無益處。除了對他的棒球生涯造成威脅之外,煩惱對他毫無幫助。
2.他認為煩惱會損害自己的健康。
3.他讓自己忙著計劃籌備如何在將來的比賽中獲勝,因此沒有時間為已經失敗的球賽去自尋煩惱。
4.他給自己定了一個規則:在球賽過後24小時內,他不得批評球員所犯的過失。
以前,康尼·麥克總是和球員們一起穿衣、更衣。如果球隊在比賽中輸了,他總會忍不住批評球員們,而且毫不留情地與他們爭論為什麼會失敗。後來他發覺這樣隻會增加自己的煩惱;而且在其他球員麵前批評某位球員,隻會使他以後更不願合作,因為康尼·麥克確實使他大丟麵子。因此,康尼·麥克決定既然他沒有把握在球賽剛結束時控製自己,那他隻好給自己立下一個規則:在比賽失敗之後,絕不能立刻和球員見麵;一直要等到第2天,康尼·麥克才和他們討論為何失敗。到那時候,他已經頭腦冷靜下來,不會擴大錯誤,而且他可以和球員們冷靜地討論事實,球員也不會因此而生氣,或為自己辯護。
5.他會讚揚球員們,激勵他們,而不是像以前那樣總是挑他們的毛病。康尼·麥克想對每個人都說些好聽的讚揚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