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消除疲勞的方法(2)(3 / 3)

6.抹平臉上的皺紋

想想你臉上的皺紋,盡量使它們抹平,鬆開你皺緊的眉頭,不要閉緊嘴巴。如此每天做2次,也許你就不必再到美容院去按摩了,也許這些皺紋就會從此消失了。

4.必須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卡耐基人性智慧金典:人不會死於工作過度,而會死於浪費和憂慮。不錯,死於浪費精力,而人們之所以憂慮,是因為人們的工作似乎永遠做不完。

良好的工作習慣可以讓一個人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持續高效地工作。為了讓你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擺脫疲勞的困境,下麵我們為你推薦4種良好的工作習慣:

1.清除你桌上所有的紙張,隻留下與你正要處理的問題有關的東西。

芝加哥與西北鐵路公司的總裁威廉姆斯說:“一個桌上堆滿很多種文件的人,若能把他的桌子清理開來,留下手邊待處理的一些,就會發現他的工作更容易,也更實在。我稱之為家務料理,這是提高效率的第一步。”

如果你走進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國會圖書館,你就可以看到天花板上懸掛著幾個字,這是著名詩人波普曾寫過的一句話:“秩序,是自然界的第一條法則。”秩序也應該是商界的第一條法則。但是否如此呢?一般生意人的桌上,都堆滿了可能幾個禮拜都不會看一眼的文件。《新奧爾良報》的發行人有一次告訴我,他的秘書幫他清理了一張桌子,結果發現了一部2年來一直找不著的打字機。光是看見桌上堆滿了還沒有回的信、報告和備忘錄等等,就足以讓人產生混亂、緊張和憂慮的情緒。更壞的事情是,經常讓你想到“有一百萬件事情要做,可自己就是沒有時間去做它們”,這樣不但會使你憂慮得感到緊張和疲倦,也會使你憂慮得患高血壓、心髒病和胃潰瘍。

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的教授約翰·斯托克博士,曾在美國醫藥學會全國大會上宣讀過一篇論文,題目叫做《神經官能症以及常見的機體並發症》。在這篇論文裏,斯托克博士在一項“病人心理狀況研究”的題目下,共列出了11種情況,下麵就是其中的第一種:“總是有一種必須去做或是不得不做的感覺,總是感到有做不完的事情,而且必須去做。”像清理桌子,作出各種決定等等,這些簡單的事情怎麼能幫你避免那些很重的壓力,那種“不得不做”,以及那種“必須做而且永遠也做不完”的感覺呢?著名的心理治療家威廉·薩德勒博士,就讓一個病人用這種簡單的辦法避免了精神崩潰。這個病人是芝加哥一家大公司的高級主管,當他初到薩德勒博士診所去的時候,非常緊張不安,而且很憂慮。他知道他可能精神崩潰了,可是他又不能辭去工作,隻好求助醫生。薩德勒博士後來回憶說:

“當這個人正把他的問題告訴我的時候,我的電話鈴響了起來,是醫院打來的電話。我沒有過多討論這些問題,當場就下了決定。我總是盡可能當場解決問題。我剛把電話掛上,鈴聲又響了。這次又是一件很緊急的事情,我花了一點時間討論。第3次來打擾的是我的一個同事,為了他一個病得很重的病人來問我的意見。當我和他討論完了以後,我轉過身來準備向我的病人道歉,因為我一直讓他在旁邊等著。可是他臉上的表情完全不一樣,非常的開心。他對我說:‘不必道歉了,大夫,在剛才的那10分鍾裏,我想我已經知道我的問題在哪裏了。我現在要動身回到我自己的辦公室裏,改一改我的工作習慣……可是在我走之前,你能不能讓我看看你的書桌呢?’於是我拉開了抽屜,裏麵都是空的,隻放了一些文具。那位病人說:‘請你告訴我,你沒有辦完的公事都放在哪裏?’我說我都做完了。他又問:‘那麼你還沒有回的信放在哪裏呢?’我告訴他說:‘都回了,我的規則是,信決不放下來。我都是馬上口述回信,讓我的秘書打字。’過了6周之後,那位高級主管把我請到自己的辦公室去。他整個地改變了,他的辦公桌也不一樣了。他打開辦公桌的抽屜,抽屜裏不再有還沒做完的公事。他說:‘6個禮拜以前,我在兩個辦公室裏有3張寫字台,我整個人都埋在工作裏,事情永遠也做不完。當我和你談過以後,我回到辦公室裏,清出一大車報表和舊文件。現在我的工作隻需要一張寫字台,事情一到馬上就辦完。這樣就不再會有堆積如山的沒有做完的公事威脅我,讓我緊張和憂慮。可是,最讓我想不到的是,我完全恢複了健康,現在一點病也沒有了。’”

以前擔任過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查爾斯·伊文斯·休斯說:“人不會死於工作過度,而會死於浪費和憂慮。”不錯,死於浪費精力,而人們之所以憂慮,是因為人們的工作似乎永遠做不完。

2.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從最重要的事情入手。

查爾斯·盧克曼,在經過了12年之後,他從一個默默無聞的人變成了派索登特公司的董事長,每年有10萬美元的年薪,另外還能賺100萬美元,他說這都是歸功於他能夠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行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