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獲得快樂人生的方法(4)(1 / 3)

現在的姨媽怎麼樣呢?在她守寡20多年後,5個孩子都已長大成人,組織了5個小家庭,大家都爭著要跟媽媽住在一起。孩子們都非常敬佩她,無論如何都不願意離開她。這是感恩嗎?不是,這是愛——純粹的愛。這些孩子在自己童年時,就深受愛的熏陶,現在情況反過來了,他們能付出愛心也就沒有什麼值得奇怪的了。

所以我們不要忘記:要培養出知恩圖報的孩子,就要自己先身體力行。要注意我們的一言一行;要記住不要在孩子們麵前蔑視別人曾經給我們的好處。永遠不要說:“看看蘇表妹送給我們的聖誕禮物,這些桌布,都是她自己鉤的,沒花她一毛錢。”這種話也許不過是順口說說,可孩子們卻可能聽進心裏去。

所以,如果你想培養快樂的心情,就要記住第3個法則:

1.與其擔心別人不知感恩,不如不去期盼它。

2.尋求快樂的唯一途徑就是不要期望他人的感恩,不求回報的付出就是在享受施與的快樂。

3.感恩是一種需要培養的品德,希望我們的兒女們對我們感恩,就必須引導他們成為心懷感恩的人。

4.仔細盤點你得到的幸福

卡耐基人性智慧金典:人生應該有兩項目標,第一,擁有你想要得到的;第二,要能夠享受它們,隻有聰明的人才能做到第二點。

我認識哈洛德·羅伯特已經很久了,他住在密蘇裏州,曾經是我巡回演講的經紀人。有一天,我們在堪薩斯城遇到了,他送我回我在密蘇裏州貝爾城的農莊。我在途中問他是如何克服憂慮的,結果他講了一個讓我終生難忘的故事:

我以前經常為許多事情擔憂,不過1934年春天的某一天,我正走到韋伯鎮的一條街上,看到的一幕景象足以驅趕走我所有的煩惱。事情前後過程不到10秒鍾,可在那10秒鍾內,我所學到的關於如何生活的知識比過去10年學到的還多。我在韋伯鎮經營一家雜貨店已經兩年了,不但用光所有的積蓄,還欠下了得還上7年的債務。雜貨店正是那天的前一個周六關門大吉的,我正打算到銀行借點兒錢,以便到堪薩斯城找個工作。我像隻鬥敗的公雞在路上走著,失去了所有鬥誌與信心。忽然間,我看到對街過來一個沒有腿的人,他坐在一塊小小的木板上,下麵裝著用旱冰鞋輪做的4個滾輪,他兩手各拿一塊木頭,撐著地讓自己滑過街道。我看見他時,他剛剛過了街,正要把自己抬高幾英寸以便越到街邊的人行道上來。正當他費力抬高他身下的木板時,他的眼光正好與我相碰,並向我粲然一笑:‘你好啊,先生!今天天氣真好,不是嗎?’他開心地說,聲音充滿朝氣。我站在那裏看著他,突然發覺自己是多麼的富有。我有兩條腿,我可以走路,我為我的自憐感到恥辱。我告訴自己,如果缺了兩條腿的人還能開心、快樂、充滿自信,我當然也可以做到。立刻,我覺得精神百倍。原來,我隻打算從銀行借100美金,現在我有勇氣向他們借200美金了。本來我隻打算到堪薩斯城試試看能不能找個工作,但現在,我有充分的信心告訴他們我要去找個工作。借到那筆款,我順利地找到了一份工作。

現在,我浴室鏡子上貼了下麵一段話,好讓自己每天早上刮胡子時都能讀上一遍:“閑來沒事兒出趟城西,看見了人家騎馬我騎著驢,回頭我看見個推小車的漢,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美國飛行家雷根貝克曾經迷失在太平洋裏,在救生筏上漂流21天時,他從中得到的最重要的經驗是什麼。他的回答是:“那次經曆讓我學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隻要有足夠的水可以喝,有足夠的食物可以吃,你就不該再有任何抱怨。”

《時代》周刊曾有篇文章講到一位士官受傷的故事。他的喉嚨被碎彈片擊中,輸了7次血。他寫了一張小條子給醫生:“我還能活下去嗎?”醫生回答:“可以的。”他又寫到:“我還能再講話嗎?”醫生又回答說沒問題。然後,他再寫了一張紙條:“那我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你何不現在就停下來問問自己:“我到底還在煩惱什麼呢?”你多半會發現自己擔心的事與之相比實在微不足道。

我們生活中的事情,大概有90%都進行得很順利,隻有10%是有問題的。如果我們想要快樂,我們要做的就是集中注意力在那90%的好事上,不去理會那10%就可以了。如果我們想要煩惱、難過、想要得胃潰瘍,我們隻要把精力集中在10%的不滿意上,而忽略那90%的好事也就可以了。

英國有許多新教堂都刻著“思索並感恩”,這句話也應該銘刻在我們心中。

《格列佛遊記》的作者斯威夫特可以算得上是英國文學史上最悲觀的作家了。他覺得自己根本不該出生,所以生日那天他常穿著黑色的喪服,齋戒一天。可即使是這樣一位深陷絕望的人,都沒有忘記歌頌快樂的心境能帶來健康的力量。他曾說:“世界上最好的3位醫生就是飲食有度、保持平靜和愉悅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