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心理學大師威廉·詹姆斯,曾有過這樣的心得:“行動似乎是隨著感覺而來的,但事實上行動與感覺同步發生。而且我們如果能以意誌控製行動,使其規律化,也就能夠間接控製感覺。”換句話說,詹姆斯告訴我們,我們雖然不能一下決心就立即改變情緒,但是我們確實可以做到改變我們的行動。而當我們改變行動的時候,就能自然地改變我們的感覺。他解釋說:“如果你不開心,那麼,能變得開心的唯一方法是開心地坐直身體,裝出開心的言語和行動,使自己看起來真的開心。”
這個簡單的方法真的有效嗎?你不妨自己去試試看!先在你的臉上堆起一個大大的微笑,放鬆肩膀,好好地深吸一大口氣,然後唱首歌。如果不會唱,就吹口哨,要是不會吹口哨,就哼上那麼一段。很快,你就會明白威廉·詹姆斯說的是什麼意思了。那就是,如果你的行為能夠散發出快樂,那你就不可能在內心繼續憂鬱抑鬱下去了。
這一點小小的基本真理可以在我們的生活中創造奇跡。我認識一位住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女士,我不想提她的名字,如果她知道這個小秘密,就能在24小時之內把心中的陰霾一掃而光。她很老了,又是一位寡婦,她認為自己很悲慘,我也承認,可是她是否試過做出快樂的樣子讓自己快樂一點呢?沒有。如果你問她好,她會說:“呃,我還好。”但是她臉上的表情及聲音都顯示出難過的味道,好像在說:“噢!老天爺啊!你看我這人多麼倒黴啊!”甚至你在她麵前過於快樂,她也會心生不滿。
其實,還有很多女人比她的情況還要糟糕,她丈夫遺留給她的保險金足夠她過一輩子,她的子女也已經成家,還能侍奉在身邊。但是我很少看到她笑,她老是抱怨她的3個女婿小氣自私,雖然她每次都在他們家裏一住就是好幾個月。她還抱怨她的3個女兒從來不送禮物給她,雖然她自己把錢看得很緊。“我是為了自己要養老!”對於她不幸的家庭來說,她實在是很讓人討厭。值得如此嗎?最讓人遺憾的正是這一點:她大可以把自己從愁苦、挑剔的老太太,轉變為家中受尊敬愛戴的慈祥家長,隻要她願意,就能做到。所有這些改變隻要從一個行動開始,盡可能高高興興的生活,付出一點點愛,而不是把自己囚禁在痛苦的深淵。
我認識一個印第安納州人,叫殷格萊德,他能活到今天也是因為發現了這個秘密。十年前殷格萊德得了猩紅熱,康複後,卻又發現自己得了腎炎。他遍訪名醫,試遍了偏方,但仍沒有方法可以治好他的病。
不久,他又得了另外一種並發症,他的血壓上升。去看醫生,醫生告訴他,他的高壓已經到了214,當時的情況很危急,醫生說已經沒救了,讓他最好先安排好後事。
我回了家,查清了我的保險金都已經付過,然後我向上帝懺悔我以前犯過的所有錯誤,坐下來,默默地陷入了消沉。我把每個人都弄得不快樂,妻子和全家人都愁雲滿麵,我自己更是在頹喪的情緒中不能自拔。度過了一個禮拜自怨自艾的日子之後,我對自己說:“你自己這個樣子簡直像個傻瓜!你可能一年都死不了,為什麼不讓眼前的日子好過點呢?”我挺起胸膛,臉上也露出微笑,試著讓自己表現出一切很正常的模樣。我得承認,開始的時候都是做樣子,但我一直強迫自己開心,這不但對我家人有益,更對我自己也有莫大幫助。這之後我就發現,我開始感覺自己好起來了,簡直和我裝出來的一樣好,情況越來越好,直到今天。原以為現在我已經在墳墓裏好多個月了,但現在我不但開心、健康地活著,連血壓也降下來了!有一件事我可以確定:如果我一直想著“我快死了”,那麼醫生的預言就一定會實現。相反,要給我的身體一個機會自我恢複,別的什麼都沒有用,除了改變我的心態。
讓我問你一個問題:如果隻要心情愉快心態積極,就能救回這個人的命,我們何必還要為一點兒芝麻小事去煩惱難過呢?如果隻要盡力讓自己開心就能創造快樂,又何必讓我們自己和我們周圍的人難過呢?
多年以前,我讀過一本小書,對我的人生有著長遠的影響。那本書叫《思想的力量》,作者是詹姆斯·艾倫。下麵是書中的一段:
一個人如果改變了對事情和他人的看法,那麼事情與他人對他來說就會發生改變。如果一個人的想法有劇烈的改變,他就會驚訝發現生活的世界也在急速變化。人不能吸引他們所要的,卻可以吸引他們所有的,人的內心都有一份神奇的力量,那就是我們自己。所有人都是自己思想的直接產物。一個人有了奮發向上的思想,才能有所成就。拒絕積極進取思想的人隻能滯留在悲慘的深淵中。
傳說,上帝賜予人類統治大地的權利,這是一份偉大的贈予,可我卻對這種偉大的權利沒有什麼興趣。我隻希望能有自由支配我自己的能力:控製我自己的思想,消除心中的恐懼,控製我的心智和精神。我常想,最理想的情況是,我可以自我控製到相當高的程度,在任何時候,隻要我控製自己的行動,就能控製對一切的反應。讓我們一起謹記威廉·詹姆斯的名言:“通常,隻要把一個受苦者內心的狀態由恐懼轉為振奮,就能消除心中的障礙,並轉變成身上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