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認識憂慮的基本方法(2)(1 / 2)

如我所料,我自救成功。這完全歸功於星期天下午我坐下來把可意想到的各種不同情況及其後果寫了下來,然後鎮定地做出合情合理的選擇。如果我當時沒有如此,就會猶豫不決、驚慌不已,就會在緊要關頭走錯一步,最終毀了自己。如果我不是在深思熟慮之後才做決定,那個星期日下午肯定會焦躁不安,難以入眠,周一早上去辦公室時也會滿麵愁容,很可能引起日本海軍上將的猜疑,促使他采取對我不利的行動。根據我的經驗,做出解決問題的決定是大有裨益的。不能做出最後的決定就隻能原地徘徊,遭受地獄般的折磨,被逼到崩潰的邊緣。在我看來,在清楚確定地做出決定之後50%的憂慮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將決定付諸實踐,另外的40%憂慮也將蕩然無存。因此,按以下4個步驟實施,就能消除我90%的憂慮:第一,準確地寫下我所擔心的是什麼。第二,寫下我可以做些什麼。第三,決定該怎麼去做。第四,立即按照決定去做。”

後來,裏奇費爾擔任了斯達·帕克·菲裏曼公司遠東區總裁,負責保險業務,他也因此成為亞洲地區最著名的美國商人。他後來誠懇地告訴我:他的成功應該歸功於這種分析憂慮、正視憂慮的方法。

他的方法為什麼這麼有效呢?因為它詳盡而且實用,能觸及問題的核心。而最為關鍵的是不可或缺的第4步——將一切付諸行動。要看清事實;具體地分析事實;得出結論,做出決定,然後依照決定理智地實施行動計劃。這3者要有效結合起來,否則收集事實並進行分析就隻能是浪費精力,而變得毫無意義。正如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所說的那樣:“一旦做出決定,就要果斷實施,切不能瞻前顧後。”他的本意是,一旦你在收集分析事實的基礎上,做出一個很慎重的決定,就該立即把它變為行動,不要遲疑不決;不要反複不定;不要自我懷疑。

我問俄克拉荷馬州最成功的石油商人懷特·菲利浦,如何執行自己的決策,他說:“考慮問題要適度,否則,就一定會造成迷惑和憂慮。有時,過多的查證和思考對我們並無益處,我們必須下定決心,堅決執行,絕不能優柔寡斷。”你為什麼不馬上運用這個方法來解除你的憂慮呢?

你問自己以下4個問題:

1.我所擔心的是什麼?

2.對此我可以做些什麼?

3.是否決定付諸行動?

4.什麼時候開始行動?

2.消除工作中一半的煩惱

卡耐基人性智慧金典:如果有人告訴我可以減去那些花在會議上時間的3/4,即可以消除3/4的神經緊張。我會認為他是一個睜著眼睛、咧著大嘴、不懂事的樂觀主義者。可是,我卻擬出一個恰好能做到這一點的計劃。這個辦法我已經用了8年,對我的辦事效率、我的健康和快樂來說,都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好處。

如果你是個商務人士,看到這個標題你可能會想:“這一章的標題太荒謬了,我幹這行已經10多年了,這些東西我不比誰知道的少,居然有人想要來教我怎麼消除工作中一半的煩惱,真是可笑!”

你這麼想完全可以理解。如果我在幾年前看到這樣的標題,也會有和你一樣的感覺,覺得它就像空頭支票,看似有用,實則一錢不值。我要開誠布公地告訴你,也許我的確不能幫你消除50%工作上的煩惱,正如我在上一章所說的,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代替你消除你自己的憂慮。但我所能做到的是,讓你看看別人是怎樣解脫憂慮的,剩下的就要看你自己了。

前麵曾經提過世界著名的亞力西斯·卡爾博士的話:“不知道如何排解憂慮的人最容易早逝。”

既然憂慮的後果如此嚴重,那麼如果我能幫你消除,即使是其中的10%,你是否也覺得滿意呢?……會的?……很好,我下麵就要告訴你一位生意人,他不僅消除了50%的憂慮,還減少了70%的以前用來開會、用來解決他生意上問題的時間。

而且我不會告訴你那種你沒辦法去查證的故事,如某一位“瓊斯先生”或我在俄亥俄州認識的某一個人。這個故事的主角是利昂·席孟金。多年來他一直是西蒙出版社幾個高階層單位主管之一,現在是設在紐約州紐約市洛克菲勒中心的袖珍圖書公司董事長。

下麵就是利昂·席孟金的經驗:

“15年來,我幾乎每天花一半的時間開會和討論問題。討論我們是否該這樣或那樣,還是什麼都不管。開會時我們很緊張,在椅子上坐立不安,在辦公室裏走來走去,彼此辯論,不停地繞著圈子。到了晚上,我會弄得精疲力竭。我原以為我這輩子大概就隻能這個樣子了。而且一直這樣做了15年,並不覺得應該有更好的辦法。如果有人告訴我可以減去那些花在會議上時間的3/4,即可以消除3/4的神經緊張。我會認為他是一個睜著眼睛、咧著大嘴、不懂事的樂觀主義者。可是,我卻擬出一個恰好能做到這一點的計劃。這個辦法我已經用了8年,對我的辦事效率、我的健康和快樂來說,都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好處。這話聽起來像變魔術,但是就像所有的戲法一樣,一旦你弄清楚是怎麼做的,就非常簡單了。下麵就是我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