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認識憂慮的基本方法(1)(1 / 2)

1.揭開憂慮的神秘麵紗

卡耐基人性智慧金典:如果我們將憂慮的時間用來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那麼憂慮就會在我們智慧的光芒下消失的無影無蹤。

在前一章中,我曾提到的維奇·卡貝爾戰勝憂慮的萬能公式,是否能解決你所有的憂慮呢?不,當然不能。那麼當你麵對憂慮時,應該怎麼辦呢?答案是——我們一定要學會下麵3個分析問題的基本步驟,並用它們來解決各種不同的困難。這3個步驟是:

1.要看清事實。

2.具體地分析事實。

3.得出結論,做出決定,然後依照決定理智地實施行動計劃。

這是大哲學家亞裏士多德教給我們的寶貴思想,也是他親自實踐過的思維模式。如果我們想解決那些壓迫我們、令我們寢食難安的、使我們成天像生活在地獄中的問題,那我們就必須應用這些方法。我們先來看第一個步驟:要看清事實。這點為什麼如此重要呢?因為如果我們不能把事實看清楚,就不能理智地解決問題;看不清事實,我們就一籌莫展,無從下手。這是已故的哥倫比亞大學郝伯特·赫克斯以前使用的主要方法,他曾幫助過20萬個學生解除了憂慮。他告訴我說:

“困惑是產生憂慮的主要原因。世人的憂慮,大多是因為人們對產生憂慮的事實缺乏了解而妄下結論所產生的。比如說,我有一個問題必須在下星期二下午3點之前去解決,那麼在下星期二之前,我肯定不會試圖做出什麼決策。在這段時間裏。我隻會集中精力去查明有關這個問題的所有事實,我不會為此憂慮,也不會輾轉反側,我隻會專心致誌查明事實根據。等到星期二,我已經差不多弄清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問題大部分就迎刃而解了。”

我問赫克斯院長,這是否是說他已徹底從憂慮產生的煩惱中解脫了呢?他答道:“對,坦率地說,我在生活中徹底擺脫了憂慮。我相信,一個人如果肯全神貫注於以一種超然、客觀的態度去查清事情發生的真相,他們的憂慮就會在理性之光下消失得無影無蹤。”請允許我再說一遍:“倘若人們肯專心於查明事情的真相,他們的憂慮便會在理性之光中瓦解。”

可是我們大多數人會怎樣做呢?我們不妨借鑒托馬斯·愛迪生的一句話:“除了思考,別無他途”。如果我們忽略產生憂慮的事實,就會像隻盯著眼前的獵物,而忽略一切其他東西的獵狗一樣,假使如此,我們就會輕信自己的判斷。

法國作家安得列·莫魯瓦曾說:“與我們個人願望相符的任何事情似乎都是可信的,而不相符的事情卻令我們感到失望。”這樣的話,我們找不到解決問題的答案也就不足為奇了。如果我們讓2+2=5,那不是連去做一道小學2年級的算術題也困難重重了嗎?可是事實上,世界上有很多很多人,硬是堅持說2+2=5甚至是等於500,搞得大家都很痛苦,他自己也如是。對此,我們該怎麼做呢?我們考慮問題的時候最忌諱的就是感情用事,要像赫克斯院長倡導的那樣,必須以“超然、客觀”的態度去查明引發憂慮的事實。

深陷憂慮之中的人們要做到“超然、客觀”並不容易,因為他們往往為情緒所控。不過,有兩種辦法有助於我們采取客觀公正的態度看清所有的事實:

1.在查明事實真相的時候,我們可以假裝不是在為自己,而是在為他人搜集資料,這樣就可以保持冷靜而超然的態度,也可以幫助自己不為情緒所左右。

2.假如我們一定要在憂慮時去調查產生憂慮的各種事實,我會讓自己站在對方的立場,讓自己做對方的辯護律師,換句話說,我得清楚那些對我不利的事實。盡管這樣做有悖於我的初衷,我並不願意麵對這些事實,但我必須如此。然後我把正反兩方麵所有事實都記錄下來,就會發現,真理其實就隱藏在這兩個極端之間。

我在這裏要著重說明的是,無論你我,即便是愛因斯坦,甚至美國最高法院法官,也無法在查明事實真相之前做出明智的決斷。愛迪生臨終時留下多達2500本筆記,裏麵記滿了他麵臨各種問題的事實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