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心聆聽,才能控製別人並成就大業。
善交對自己有益的人
俗話說,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一個人沒有朋友,也就差不多無路可走,寂寞一生,何況有時盡管我心扉緊閉,但還是有人主動來敲。當他人主動與你接觸時,你難道不去作出一點回應?應的話,可能那是個壞朋友,不應的話,可能失去一個好的朋友。怎樣做不令你兩難?
一個人一生的成功,與自己所交的朋友密切相關,有些人因朋友相助而獲得成功,也有人因受“朋友”之害而遭至失敗,甚至傾家蕩產,妻離子散!也許你會說,既然如此,那不交朋友不就行了嗎?
盡管交友不易,但我們每個人還是要麵對這一問題。一個人能交上一些好朋友,即使不一定就成就大業,但也不至於需要幫忙時無處可求。如果你交到了一些壞的朋友,那就更糟了,還不如不交朋友。因為你交到了一些壞的朋友,要麼被人暗害,要麼被人引入歧途!
人性叢林中的人可謂形形色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品性,對待朋友的態度和原則也各不相同,有的人每天向你耳邊盡吹好聽之言,有的人經常給你提個醒,或者提出批評,看到你不對就修理你;有的人熱情得如火如荼,也有的人冷漠如冰;有的人與你交友是因為你對之有利,有的人交友則完全是出於一片衷心……。
交友的情形如此複雜,朋友好壞又很難分辨,有時當你發現自己交上了一個壞“朋友”時,也許已經來不及了。因此為了避免交友中出現一些不良因素,多多參考一些他人的交往經驗是很重要的。如有一點也許對我們每個人都很有價值——在交朋友時,那些經常批評你的人是值得交往的。
與那些隻說好言的朋友相比,經常給你提出批評意見的朋友似乎有點令人討厭,因為他說的都不大中聽,你向他道出一些自認得意的事,他卻偏偏給你潑來一盆冷水;你熱情地向他描繪自己滿腹的理想與計劃,他卻毫不留情地指出其中的問題,有時甚至不分青紅皂白地把你做人做事的缺點數落一頓……反正,你從他嘴裏經常聽到一些不大順耳之言,這種人看來還真有點讓人討厭!
但如果你對現實社會冷靜思索一番就會發現,其實這種人大有可交的一麵。如果你錯過了這種人,那多少有點可惜。
按照現代人的處事原則,一般人都會盡量不去得罪他人,大都寧可說好聽的話讓人高興,也不說一些屬於實情卻讓人討厭的真話。當然,那些說好聽之言的人不一定都是壞人,而且這也是一種交際的手段。但如果從交友的角度來看,隻說好聽的話,就失去了做朋友的義務。明知你有缺點而不說,還偏偏說些動聽的話,這算什麼朋友?如果他還進而“讚揚”你的缺點,則更是別有居心了!這種朋友就算不害你,對你也沒有任何好處,何必還浪費時間交往。
現實生活中之所以有很多這種隻說好話之人,也是因為有很多人喜歡他們如此。碰到光說好話的人便樂得不得了,不知是非;如果他人之言稍有不順,就覺得別人不懷好意,心術不正,或者有意給自己難堪。如果細加思索,你就不難明白,這兩種人孰好孰劣了。
因此,在這種現實情形之下,如果有人還經常給你吹點不順之風,經常提出一些意見,你首先應該覺得這種人可貴,然後你再對之細加分析,如果他提的逆言都是事實,對你有利,那就是“忠言”。俗話說,“忠言逆耳利於行”。對於這種人你就應該與之誠交、深交,因為他值得一交!
人際關係沒有“速成法”
人際關係並不是一日之間可以建立起來的,而需要你去長期經營。所以,你要的應該是一種經得起考驗的人際關係,而不是速成的人際關係。要有一種好的、經得起考驗的人際關係,就要精心“播種”與培育,就像農夫在田裏播種一樣,之所以這樣說,是出於以下幾種原因:
①要長成一棵果樹,必須先有種子,“播種”是“長出一棵果樹”的必要條件。雖然有些種子會腐爛,不發芽,但不播種,就絕不會有果樹長出來!人際關係也是如此,你的用心是人際關係的必要條件,雖然不一定會有好的回應,但沒有用心,就不能建立人際關係。雖然也有人主動和你建立關係,但也要你作出回應,這樣關係才會持續下去!你若冷淡以對,他還會來找你嗎?
②有些種子會在節氣到時發芽,但有些卻不,像有些幹燥的地方,種子可以在上麵深埋數十年,但雨水一來,就迅速發芽。人際關係也是如此,你的用心有時很快就會從對方得到回饋,但有時卻不一定如此。至於什麼時候才能得到“回饋”,你不必花心思去期待,反正你已種下了一粒種子,“機緣”一到,它自然會發出芽來!而這發芽的時間,有可能是在你40歲時、50歲時,甚至一輩子都沒發出芽來,但總是有希望的!
種子發芽後,你得小心勤快地灌溉、除草、施肥,它才會長成大樹,開花結果。人際關係也是如此,你也必須加以熱心、善心來經營它,尤其不可“拔苗助長”,急於收獲果實,這樣隻會破壞你的人際關係!而最糟糕的是,這種“拔苗助長”的作風會在同行間散播出去,成為你的負債!
③播的種子越多,發的芽也越多,經過一段時間後,必定大片成林,那時收獲的果實將令你感到欣慰。人際關係也是如此,年輕時用的心多,交的朋友當然多,縱然有一些“不發芽”的,但長時間積累下來,你的朋友還是很多,那時這種人際關係就是你的果樹林,而你必然能享受這些甜蜜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