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成看了一眼學生,大家知道,你們喊我“先生”,這個“先生”隻是一種代號,但是我有些慚愧,我覺得依著我的性格沒有資格當你們的老師。
學生們麵麵相覷,不知道先生怎麼說出如此的話來。
國有成接著說道:孟子說過,人之患在好為人師。人們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歡做別人的“先生”或者“老師”,喜歡比他人聰明,喜歡比他人高上一頭。
但是我們要明白,除了當先生的一條道路,我們做人要有三個基本點,這三個基本點就是立德、立言、立功。
立德,千秋事業,流傳千古。我本人做不到,因為隻有像孔子、孟子、老子、釋迦牟尼一樣的聖人,才是立德的典範。
立功,治國、平天下之能,我也沒有。為國家、為民族勇於擔當,建功立業,我做不到。古代的帝王大臣才是立功的模範。
立言,古代的聖人與君子們,都言傳身教,並流傳到現在,老子、孔子、釋迦牟尼,他們都立了言傳身教於後世。
我當老師沒有太大的目標,隻希望你們能為國家、為民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有位學生激動地站了起來:“先生,我們的國家如此的貧弱,受到那麼多國家欺辱,我們如何才能治國、平天下呢?”
“問得好,我們以前孔子、老子生活的年代是春秋戰國時代,那個時候,諸侯割據、群雄逐鹿,各國之間彼此爭奪地盤,可以說聖人們生活在那個最亂、最衰敗的時候。一個時代帥亂到了極點就會出現聖人,出現解決那個時代問題的思想家。
大的方麵咱們不提,我就舉個例子,唐堯、虞舜、大禹,這三個人是賢明的君王,是靠人們推選出來的,唐堯傳位給虞舜,虞舜傳位給大禹,這是三個禪讓的帝王。
你們知道嗎,唐堯是聖人,可他的兒子丹朱卻做人不像樣,舜的父親也是一個不明事理的人,大禹的父親被刑法殺掉。
三位聖人的家庭都出現了危機,可是聖人們沒有被危機所裹,陷入危機裏難以自拔。唐堯理性果斷地提出在全天下找尋有德行有能力的人接位執政,並沒有傳給自己的兒子。虞舜三番五次被害,依舊孝順後母和父親,並像親兄弟一樣對待弟弟象。大禹沒有因父親被刑律處罰而意誌消沉,他三過家門而不入。
三位聖人都用著博大的胸懷與包容建立了不是功勳,曆史上許多人物都是這樣的出身,都是這樣的用心做事,至此才被人們交口稱讚,流芳千古。
老子說過:“六親不和有慈孝,國家昏亂出忠臣”。越是在國家和民族遇到危機的時候,我們越不應該放棄對富強國家、振興民族的希望,我們應該比先前更加熱愛我們的國家、熱愛我們的民族,用我們學到的知識,回報國家,為國家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