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謙德行不比聖人,講解聖人多逢磨難(1 / 2)

盈昃怎麼講呢?我們用得是農曆,農曆每月十五月亮從東方升起落到西邊,這個時候月亮是圓形的,好像月餅一樣,人們將圓圓的月亮叫做“盈”。我們如果細心,可以發現每月的初三那天,月亮會變成彎彎的眉毛形狀,又像一把鉤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月如鉤。昃是太陽從西邊落下。這都是幾千年來天空亙古不變的道理。

辰宿列張,辰指的是早晨的星星。宿,是晚上的星星。天上星星能動的叫做行星,不動的叫做恒星。星星都有各自不變的軌道,繞著太陽轉動。恒星有光,行星無光。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這四句話主要講的是太陽、月亮和地球的關係,也就是我們在地球上可以看到太陽、月亮、星星呈現在我們眼前的狀態。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時光不斷的流逝,炎熱的夏季與寒冷的冬季相互交替變換,秋天到了,人們忙著收貨勞動的果實,冬天降臨人們將秋收的糧食儲藏起來。

閏餘成歲。古時候的曆法以月圓、月缺變化一次為一個月,十二個月為一年。地球繞行太陽一圈的時間,卻比咱們實際生活多出十一天,這多出來的時間被稱作是“閏餘”。為了平衡,古人就在“閏餘”積累到一定程度時,設置一個“閏月”,加在十二個月當中,因此,有閏月的年份被稱為閏年。

律呂調陽,律呂是律管和呂管的代稱,古代用來校訂音律的一種設備。十二音律從高到低依次為:黃鍾、大呂、太簇、夾鍾、姑洗、中呂、蕤賓、林鍾、夷則、南呂、無射、應鍾。

十二律分為陰陽兩類,奇數的六種律稱陽律,屬偶數的六種律稱陰律。奇數的各律稱 “律”,偶數的各律稱“呂”,因此,十二律又稱“律呂”。律呂不單可以用來正音定調,還可以用律呂勘測地下陰陽二氣的變化,以矯正立法節氣上的偏差。

閏餘成歲,律呂調陽,這句話告訴我們的祖先在於自然界的交往中,逐漸地知道了一年四季的區別於交替的規律,懂得了想要更好的生存下去,就得順應天氣的變化來安排勞動的規律。

傳統文化有孝道、君道、師道,後來漸漸地師道超過了孝道和君道,當老師的尊嚴被抬高。我以前在翰林院當差的時候,咱們大清的皇帝經常請老師上課,這種習慣自明朝時期就有。給皇帝授課的老師叫做侍講。皇宮請翰林學士和學問好的大臣教育皇子,如果皇子學得不專心,會被皇帝的老師打手板。

當然,先生這裏是不會有打手板的竹鞭的。你們或許聽你們的家人說過,所有的行業都講究師承。比如說學武功,要專門的磕頭拜師、行師禮、送學費。如果在飯莊裏學手藝,是不能馬上上灶掌勺的,你得先在後廚擇菜、刷碗,打雜,三年以後,你才能學配菜,學幾年配菜,你才能上灶炒菜。我的孩子就在商鋪裏當夥計,從當學徒到當夥計,要經過師父的傳、幫、帶,要經過很多時間和事情的考驗。

咱們應該珍惜眼下求學的機會,要知道外麵還有許許多多的孩子們為了家裏的生計而上不起學,咱們應該倍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