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書法字如其人,故事明白通達(2 / 2)

我們不單要學習古代書法家怎樣寫字,還應該學習古代書法家中的正直之士,如何做人。我們要有堅毅的品格,要有勇敢的精神,還要有為國家、為民族利益,不怕犧牲個人利益,乃至生命的思想。否則,我們把毛筆字寫得再好,不過是一張紙而已。

國有成看看時間,正好到了下課的鍾點,於是,他宣布下課。

雖說講述了君子、英雄們的書法,可是他覺得自己的書法也沒有風骨,寫出的小楷沒有勁道,行書是有些飄逸,但是書法家的風骨並沒有通過字展現出來,他不由地懷疑“字如其人”,莫非自己真是那種軟蛋、慫包一類人,隨即,他否定了這種看法。

陳省之給國有成捎來三十一本的《歐陽詢書法字帖》,國有成將每本字帖放在學生們的案頭,待會上課的時候,可以直接開始練習。

阿布紮提前準備好了筆墨紙硯,一般下午的課程,他都會主動過來聽講。

國有成講故事的時候,沒有考慮太多,直到發現阿布紮帶著戰戰兢兢之色的時候,才想起文天祥抵抗的是他們的民族,於是,國有成走到阿布紮麵前,拍了拍阿布紮的肩膀,曆史就是這樣,現在大清的版圖疆域包含了許多民族,各個民族在同一片藍天上和睦地生活,以前民族與民族之間的戰爭已經不存在了。

不管阿布紮是不是因為他在課堂上講的這個故事而有所不安,他都要向阿布紮講明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希望阿布紮不要背負祖先的愧疚。

阿布紮憋了好久,才慢慢地吐出一口氣:“先生,我也上過童蒙,可是我覺得那時候的私塾先生講得沒有你好。”阿布紮到底學識淺薄,隻能用一個“好”字誇獎國有成。

國有成不在乎“好”或“不好”,他真正在乎的是一堂課程能不能帶給孩子新的知識,能不能對孩子做人的品格有所幫助,這是他教育的主要目的。

他鼓勵地衝阿布紮點點頭:“好好練習書法,爭取做個對國家對人民有用的人。”

阿布紮立直了身體,響亮地回了一聲:“哎。”

國有成發現先講了練習書法的故事,第二節課,孩子們練習的勁頭就更大了。他並不急於求成,按著書帖上的筆畫,一點點的練習,書法,不經過十年以上紮實、勤苦的練習,是出不來成績的,他不想一口將孩子們喂成“胖子”,灌輸給孩子很多書寫任務。

有的孩子回家連蠟燭都點不上,他怎能要求孩子們每天寫一百張大字呢?況且,紙墨對於這些家境貧寒的學子們來說,仍是一筆不小的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