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成到不在乎,既然從原單位辭職出來,他就沒想著回去。妻子親戚的話是站在外人的角度說的,已經過去幾個月時間了,他的心裏的傷疤已經愈合。
他知道親戚們話中的寓意,指望著他混成大官以後,提攜關照家裏的子弟,可他偏偏沒有當官騎馬坐轎的福分,能做個教書先生他已經知足啦,起碼不用為一日三餐發愁,更不用到大街上風吹日曬,還能傳播古代君子的思想,無論從現實利益,還是精神信仰,他都覺得當一名私塾先生是他心之所願。
他從幾案上掏出花生、瓜子,並把這些幹果倒成一小堆,放在桌子上,他還將果皮蜜餞放在盤子裏,並把驢打滾、豌豆黃、薩其馬和茯苓餅也大把的掏出來,全都混放在一隻大海碗裏。
老家的人來一趟京城不容易,有些人根本沒有吃過北京的正宗小食品,國有成問道:“如果你們沒什麼事情,下午我領著你們轉轉去?”
親戚們當然樂意。國有成看看時間尚早,準備著中午的飯食。
國有成想中午吃炸醬麵,吃飯的人多,炒上一鍋鹵子,吃麵條省去很多功夫。國有成吩咐阿布紮買來黃瓜、甜麵醬和肉餡,炸出麵醬後,煮起麵條,他在每碗麵條上撒了心裏美、醃黃豆、並把香菜放在海碗裏,誰想吃香菜自己放就是。
等所有的親戚 都吃過了二鍋麵,他又下了一鍋,讓阿布紮邀請院子裏的鄰居前來吃飯,院子裏的鄰居們見北屋的親戚人數不少,紛紛不願前來,於是,國有成每家送了一大海碗麵條。親戚們吃飯的碗筷都是借的鄰居們的。
玉堂昨日吃席回家後,今早已經上班。玉梅在廚房幫著父親洗菜、燒火,臨到快一點鍾的時候,國有成才和張卿雲吃上麵條。
老家人何曾吃過正宗的炸醬麵,他們紛紛讚賞麵條好吃,這麼一來,回家以後,他們吃過炸醬麵的消息會傳遍親戚們的額朋友圈子。
吃過飯後,張卿雲和玉梅刷洗鍋碗,國有成和阿布紮領著親戚們去了天橋。
天橋雜耍、玩把式的比較多,說書、唱戲的小攤更多。人們中午吃飽了飯,不再留戀街上的小吃攤,倒是小孩子們嚷著要吃冰糖葫蘆、要喝茶湯、還要吃些花花綠綠的洋糖塊。
孩子們一邊吃著,一邊流連於拉洋片的、說書的攤位,家裏的大人跟著孩子們看,有的親戚喜歡看玩摔跤的,有的喜歡變魔術的,還有的喜歡看轉大缸的。一個個子小小的姑娘,雙腳蹬著大甕,大甕裏還鑽了一個小男孩。
除了這些,還有賣狗皮膏藥和“萬能藥”的,這些人多是練武的打扮,穿件短褂,腰裏纏著寬寬的布帶,手腕上帶著明晃晃的釘子護腕,他們或者表演下油鍋取銅錢,或者表演手劈磚石,還有表演胸口碎大石的,隻是這些賣藥的人們,說的較多,真正表演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