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親戚感歎辭官教書,吃飯領眾人逛天橋(1 / 2)

國有成的教育初見起色,他認定自己下大功夫,花時間傳授禮儀知識,並演練這條教育方法是正確的,他更為孩子們表現感到自豪,“孩子們的表現是他們自身的素質,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再好的老師,也需要學生認同。我就問,孩子們吃飽了沒有?”國有成更關心孩子們打牙祭。

阿布紮點點頭:“您就放心吧,孩子們都吃得飽飽的,有的孩子還把剩下的飯菜裝在口袋裏,這些飯菜拿回家就是一頓大餐。”

“有沒有出現爭搶的情況?”國有成眉頭一皺。

阿布紮連連擺手:“先生哪,您就放心吧,孩子們做得都有禮儀,就是,就是他們吃飯的速度快了一些。”阿布紮忍不住道出實情。

“恩?莫不是一道菜上來,他們就將菜吃得精光?”國有成預想至多出現這樣的情況。

“是的,臨了,那震姑爺給孩子桌上又添了一大盤饅頭和一盆雞蛋湯。”阿布紮實話實說。

國有成想到孩子們非常難得吃上一頓這樣的好飯,可他覺得學生們即便沒吃過,也不應該流露不好的吃相。

張卿雲不在乎:“有什麼呐,孩子們吃飽了就成,有什麼吃相好看難看的,誰沒從小孩過來,吃相不好就不好唄。孩子們覺得高興就行。”

國有成解釋:“吃得過快不單單是吃相的問題,還會對腸胃不好,猛地一下子塞進那麼多的油膩的食物,肯定影響消化。”

阿布紮在此覺得尷尬,於是喝了一壺茶水,回到自己的屋裏。

國有成覺得如果有時間,他還要講一下吃飯的禮儀,雖說孩子們懂事知道幹活,但是吃相也能看出一個人的素質。

張卿雲到灶上燒水去了。

國有成自言自語地說道:“貴人說話慢,吃飯也是慢條斯理。有好的吃飯禮儀,才可以稱得上是君子。”他故意在灶間的門口說著,希望妻子可以聽到。

張卿雲沒有回音,國有成回到正屋。

張卿雲將老家裏的親戚都安排到客棧裏休息,第二天,這些親戚們來到家裏,聽說國有成不做官,他們紛紛唏噓不已,覺得國有成不該放棄優厚的工作條件,當官是一輩子旱澇保收,而教書先生則是個人開辦的,畢竟不如公務部門正規。

他們的眼中七品官員就是大官了。一位男性親戚惋惜地說道:在順德府城裏知府的官品是五品官,知府出巡的時候,那架勢,前後開道,舉牌子的人、敲鑼的人、衙役們,還有四五個師爺跟著,知府坐在馬上,前後二十多人護著,威風著呢!你怎麼不知道勸勸有成,將來不說當知府,哪怕當個縣太爺,咱們的臉上也有麵兒。”最後一句話是對張卿雲說的。

張卿雲打著掩護:“哎,有啥呢,不管在哪裏上班,隻要能掙錢,不在家裏歇著就行。再說官員們你傾我軋,勾心鬥角,還得是不是的送禮,不當也罷。”

親戚們有的搖搖頭:“可惜了,可惜了。怎麼會不當官兒。要知道,有些人一輩子也當不了官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