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心中有一絲疑慮,希望結婚的當天,沒有人提起二房相關的任何字眼,安安穩穩地辦成婚事就行。
結婚那天,陳省之帶著翰林院部門裏的同事全都來了,國有成非常高興,自己這邊一個親戚也沒有,倒是妻子家來了十幾口的親戚,幸好陳省之做得及時,否則,他又會跌下麵子來。
婚禮辦得風光,一台花轎,兩班吹鼓手,六架紮了紅花的大馬車,十幾個年輕的後生放著鞭炮,那震坐在高頭大馬上,顯得神采奕奕,海貝勒做起男方迎親的管事人,迎親的隊伍一共來了三十多人,院子裏都擠得滿滿的,國有成興高采烈地給所有人分發糖果。
人們跟著接親的隊伍離開,一會兒參觀過婚房,要到飯莊裏吃席。屋子裏隻剩下張卿雲和國有成。
張卿雲有些不舍,十幾年來,玉蘭形影不離地跟著自己,猛然間嫁人,她還難以適應,她一邊擺著凳子,一邊任由淚水的衝刷。
國有成的情緒和妻子一樣,但他沒有掉淚。姑娘大了自然要去嫁人,這是更改不了的,隻要女婿那震人品正直,知道做事和心疼玉蘭,他就沒有別的奢求了。
國有成打掃著屋子裏的瓜子皮和花生皮。他覺得今天的毛驢稍稍有些不同,前幾天就和阿布紮說好,今天不用去放驢,天還沒亮,他就扮了一盆的麥麩喂驢,喂過毛驢以後,他給毛驢的頭上帶了一朵粉色的紙花。
戴好以後,國有成看著毛驢笑,令國有成驚奇的是毛驢也對著主人笑。來家裏這麼長時間了,這是第一次看到動物對人發笑。
國有成心裏大好,將昨日買下的一小捆小白菜全都喂了驢。
毛驢懂得人的感情。這一段時間,毛驢從沒有在家大聲地叫著,等到玉蘭從家中離開,上到轎子的時候,毛驢突然大聲的叫了起來,雖說毛驢的叫聲被鞭炮聲、二踢腳聲、鼓樂齊鳴的聲音蓋過,但是國有成知道這是毛驢在和家裏的小主人告別,動物的世界裏同樣有著割舍不掉的感情。
下午,阿布紮早早地回來,興奮地告訴國有成這回謙德學堂的孩子們在所有大人麵前長了臉。他把謙德學堂學生知書達理的行為展現給每一個參加婚禮的人們的情況如實地告訴給先生,並把人們紛紛誇讚國有成做先生有方的話高興地說給國有成聽。
作為新郎官的那震更覺得臉上有光,他等忙完這件事,就到學堂裏去一趟,看看學堂還有什麼需要添置的東西。
人們非常好奇,謙德學堂到底有什麼能力,能把這些貧寒的子弟教授成彬彬有禮的“小大人”。孩子們走路不慌不忙,說話應聲響亮清晰,對任何人都有禮貌,並且孩子們並不是呆板無趣,他們的身上仍有這孩子的天性,並有著其他孩子一樣的聰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