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喪訊,大喜臨頭(2 / 2)

罵歸罵,曹培與荀彧二人都是飽學之士,不可怠慢,稍微緩解了心中悲痛之後,詢問兩人意見。

“卿二人皆是能人異士,都有治國之能,經天緯地之才,今日之事,該當如何?”

曹培首先開口了,說:

“大喜!”

曹操假裝生氣,大怒,言稱要斬曹培,說是自己亡了父親,曹培和自己是結義兄弟,也應該是如喪考妣,怎麼還能說是大喜呢!

荀彧見如此情況,連忙跪下來替曹培求情:

“培雖有罪,然罪不至死,我也以為,此時喜憂參半,禍福相依!”

曹操這才拉二人起來,也是這個時候,才注意到身邊立著個八尺大漢,問曹培是誰。

“許褚,和你說過的!打死老虎救我的那個英雄!”

曹操擦幹眼淚,過來許褚說:“多謝壯士救命之恩,我與曹培,乃是兄弟,救曹培如同救我,壯士有何要求,盡管說!”

許褚聽到這樣的話,非常感動曹操的義薄雲天,又佩服他刺殺董卓,挽救蒼生的英雄豪氣,於是跪倒在地:

“鞍前馬後,不避刀鑊!”

曹操拉許褚起來,任命為都尉,讓他從此隨自己左右。

此時已了,問曹培說:“你說大喜,喜從何來?”

曹培解釋說:“今日得許褚,乃是一喜;我們失去父親,必然是心痛難當,但是卻有了攻打陶謙的機會此為二喜;我回來時見到甲士林立,大都悲憤不已,哀兵必勝,此為三喜!”

曹操又問:“以培弟之見,該當如何用兵呢?”

曹培回避用兵的問題,推辭說:“兄長知我不知兵!不要難為與我!”

曹操倒是也不怪罪,轉頭問荀彧:

“文若以為如何?”

荀彧踱了幾步,開口道:“我以為,傲隨說的有些道理,隻是禍福相依,我們出兵,也未必就一定能勝利。”

曹操稱讚荀彧說的有道理,繼續追問他:“如若用兵,該當如何?”

荀彧又踱了幾步,還是一樣很有把握的說:“在下認為,其一,上表朝廷,說出兵不是為了奪徐州,而是報家父之仇,朝廷應允之後,便是合乎天意,師出有名;其二,修書冀州袁紹、南陽袁術、平原公孫瓚,也表明並無冒犯之意,之事要去報仇,陶謙死後,便班師回兗州,如此一來,便得人和之利;其三,可派一直騎兵,前去探陶謙虛實和徐州山川、河流,若得地利,則是天人結合,又得時助,必勝無疑!”

曹培心中暗自佩服荀彧之才,怪不得曆史上說荀彧是天下第一謀士呢!感歎就在自己去尋找許褚的短短時間內,就由許昌城得了這兗州府,荀彧真有大才啊!

曹操稱荀彧說的是,曹培說的也有道理,於是叫二人出去,說出兵的事情還要和曹仁、曹洪等將軍商議,要荀彧去喚他們來,留許褚在中軍大帳。

曹培、荀彧二人出了大帳後,曹培對荀彧說:“多謝文若救命之恩!”鞠躬一拜,就要跪下去,荀彧連忙拉他起來,辭謝說:

“公不必致謝,曹公說要殺你,是假的!他此時對你,那是歡喜得很啊!”

曹培微微一笑,“如若不是文若你求情,我也必死無疑!”

荀彧再辭,“曹公知我會替你求情,才說要殺你的!”

曹培這才哈哈大笑,說:“文若啊,想不到,你對我兄長的心思如此了解啊!”

荀彧相視而笑,“彼此,彼此,公也知道,曹公不會真殺你的,況且你不說‘大喜’兒子,我又如何敢說‘喜憂參半’呢,更何談用兵之事!畢竟,你們是一家人!”

說罷,兩人相視而笑,很是默契。各自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