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十八路諸侯作鳥獸散之後,各自擁兵自重,割據不臣,長安李傕手裏的天子根本就不在是什麼天子,詔書一旦出了長安城隻不過是廢紙一張。
冀州袁紹,南陽袁術,平原公孫瓚是比較出名的幾個,傭兵最多,土地最廣,人口眾多,此時曹操也已經得了兗州,成了一方刺史。
曹培與許褚因消息閉塞,並不知曉,還往許昌城內趕,至許昌曹府時,並不見曹嵩曹老太爺,多方打聽,才知道曹操已經得了兗州,曹嵩也於不久前,去兗州投奔曹操去了,許昌城內此時隻留了一兩千人馬駐守。
罷了,幸好許昌距離兗州並不遠,隻需經過徐州府,四五日便可到達。曹培為許褚打造了一副紫金連環甲,又挑撥出甲士數十人,一路護送,浩浩蕩蕩往兗州而去,高舉“曹”字大旗,很是威風。
至兗州城時,城關遍插喪旗,曹培與許褚不解,懷著疑慮,一路往兗州府曹操軍營中趕。早有探子來報,說是一文弱書生攜一彪壯大漢,自許昌城一路旌旗招展的超兗州城而來,曹操一猜便是義弟回來了,差荀彧出門相迎,自己卻在中軍大帳中痛哭不止。
曹培至軍中門前時,見一男子,身高八尺,偉美,有儀容,朝自己一作揖、彎腰一拜之後開始做自我介紹:
“在下荀彧,字文若,受兗州牧命,在此迎候二位!”
曹培一聽,原來是曆史上有名的謀士荀彧啊,想不到此時已經不請自來,在為曹操謀劃了,心中暗喜:大事可成、大事可成!也朝荀彧鞠躬,當做是回禮:
“勞駕了,文若兄!在下曹培,字傲隨!”
這一路上,許褚與曹培已經建立了很多的信任和相互之間的友好關係,並且曹培“苛政猛於虎”的言論很得許褚敬佩,這又要介紹自己給刺董名人曹操,一直認為曹培是自己的伯樂,許他日有機會必定厚報。
曹培瞟了許褚一眼,先荀彧介紹:“這是許褚!”
許褚這才明白過來,要和荀彧打聲招呼才合乎禮法,隻是玩不轉文人的那一套作揖鞠躬的,隻是雙手在胸前抱拳,笨嘴笨舌的對荀彧講:
“我叫許褚,字仲康!”
曹培、荀彧二人間許褚如此憨態可掬,不免微笑,樂嗬起來,許褚不明白,還問二人是什麼原因。
正在此時,中軍大帳之中傳來曹操的哭聲,淒厲得很,卻隱約帶著一股殺氣。
曹培早已想知道遍插的白旗是怎麼回事,以後就同殿為臣了,也不對荀彧客氣,開口就直截了當的問荀彧:“文若,曹公這是怎麼了?”
荀彧回答他:“傲隨難道看不出來嗎?”
曹培搖搖頭,表示並沒有看出什麼端倪來。
荀彧說:“聽曹公說,公乃神人,有經天緯地之才,又會占卜,今日之事,何不求問於天!”
曹培明白了,這件事說不得,或者說是不能說出口。於是用《七星術》掐指一算,乃是主喪,今看滿是白旗,也難怪,然而曹操還活著,曹嵩曹老太爺卻不在許昌城內,莫非?
曹培不願意瞎猜了,開口詢問荀彧,想求證結果:
“文若,莫不是曹老……”
剛說到這“曹老”二字,荀彧便舉手製止曹培繼續說下去,兩人都明白是什麼意思了,之事許褚憨厚,並不知道怎麼個意思,滿臉疑惑。
想必是三人的在此談論的事情被告之曹操,曹操差人來請曹培和荀彧去見,卻沒有提到許褚,曹培硬要帶著許褚去,荀彧和來人沒有辦法,隻好應允!
剛入中軍大帳,曹操便癱倒在地,痛哭不止!
曹培、荀彧見狀,連忙去攙扶曹操起來,此時曹操滿眼淚水,淚眼婆娑。
曹操剛坐到椅子上,便破口大罵:
“陶謙老兒,害我父親性命,如此大仇,不共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