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睿聽了司馬懿的一番分析,非常高興,說:“你既然這樣了解蜀兵,就請你再領一支兵馬,乘機攻擊蜀兵,不好嗎?”司馬懿說:“我並不是偷懶,而是留下自己在這裏,防備東吳的陸遜。據我派出的探子報告,孫權不久就要正式稱皇帝,那時肯定要先攻我們,我必須做好反擊東吳的準備。”
二人正在商量這些事情,忽報:“大將軍曹真派人送來前線戰報。”司馬懿說:“正好,皇上您正好告訴曹真不要與蜀兵交戰,隻是堅守不出,等蜀兵後撤時,才可追擊。追擊蜀兵時,一定要弄清楚有沒有埋伏,千萬不可粗心大意,免得中了諸葛亮的詭計。”曹睿立即命令太常卿韓暨捧自己的詔書去告誡曹真。韓暨臨走時,司馬懿追出城外,對韓暨說:“我把這一次擊退蜀兵的功勞讓給曹真,你見到曹真時,隻說是天子命令他不要出戰,千萬別說是我對皇上說的。追趕蜀兵的人,一定要謹慎、仔細,性情急躁的人不能去!”
曹真在前方軍中和郭淮、孫禮等人正在討論怎樣進兵和諸葛亮決戰,忽報天子派使者到。曹真接了詔書,原來是命令自己隻守不戰,專等蜀兵糧盡退兵時再追趕。郭淮笑著說:“出這個計策的人,一定是司馬懿!”曹真說:“你怎麼能斷定是司馬懿呢?”郭淮說:“這個計策,完全把握了諸葛亮用兵的特點,也掌握住了諸葛亮的弱點。我國滿朝文武中,隻怕沒有第二個人能有這樣高明的見解了。”曹真聽了,也禁不住點頭,佩服司馬懿的機智和聰明,但又問道:“如果蜀兵堅持不退,我們守到哪一天才能成功呢?”郭淮想了想說:“既然我們從司馬懿這裏學到了一點東西,為什麼不也來模仿一下呢?我們一麵命先鋒王雙,在各個小路路口加強巡哨,阻住蜀兵在小路運糧,同時又派出部分軍隊押運車隊,車中放著硫磺、幹柴,外麵裝成運糧車,蜀兵糧食短缺,肯定要來搶;等蜀軍搶糧車時,我們從中放火,裏應外合,可打一個勝仗,逼諸葛亮退兵。”於是,魏兵便按這個計劃行事。
哪知道,郭淮的計策早被諸葛亮識破,諸葛亮卻將計就計,不去搶糧車,卻老遠地對糧車放火。曹真部將孫禮、張虎、樂縑等人認為是蜀兵中計,立即出動,偷襲蜀兵大營,卻被諸葛亮事先埋伏的五萬軍隊殺得落花流水。曹真後悔不及,隻得傳令各路軍馬,堅守本寨,一律不得出戰。
曹真無緣無故地吃了一個敗仗,心中很不高興,天天在大營中悶坐。外麵軍士報告:“左將軍張郃領兵來到!”曹真請張郃進帳中坐下後問道:“你來的時候,有沒有見過司馬懿?”張郃說:“我臨走時,司馬將軍說:‘如果這幾天我軍打了勝仗,蜀兵一定還沒走;如果我軍打了敗仗,蜀軍一定已退回去了。’我軍失敗後不知是否去探查過?”曹真不相信,問道:“為什麼我軍敗了諸葛亮反而要退?”張郃道:“司馬將軍說:蜀兵糧草短缺,必須速戰速決。如果我軍勝利,他們不敢走,怕我們追趕;如果我軍失敗,蜀軍知道我軍不敢再出來,可以放心地撤走。”曹真聽罷,茅塞頓開,立即前往探視,果然,蜀兵走了已經兩三天了。曹真一麵佩服司馬懿的神機妙算,一麵又後悔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