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2年,東吳孫權正式稱帝,建立了吳國。西蜀諸葛亮寫信祝賀,送了許多金銀寶貝,並約吳國同時發兵攻魏。諸葛亮的意圖是,隻要吳國一發兵,魏國必定要派司馬懿去防守,蜀國乘機進攻;沒有司馬懿與蜀國作對,仗就好打得多了。吳國陸遜也知道諸葛亮是利用自己來牽製魏國,便口頭答應,做出一副馬上就要進攻的樣子,實際上是試探蜀國的動靜。如果蜀國進攻勝利,魏國內部混亂,吳國就乘機攻魏;如果蜀國進攻不順利,吳國也就按兵不動。諸葛亮見吳國答應發兵,自己立即行動,點起三十萬大軍,突然襲擊,一舉攻克了陳倉。陳倉守將郝昭正在生病,聽說蜀兵攻破了城池,受驚而死。諸葛亮又派魏延等人一鼓作氣攻下了散關(地名。川、陝兩省交界處的交通要道)。諸葛亮大軍再由陳倉,通過斜穀道,占領了建威,大軍再到祁山下寨。魏國邊關守將郭淮、孫禮等飛速報告魏主曹睿。
這天,曹睿臨朝,大會文武百官,商量國事。大臣奏道:“郭淮送來緊急軍情,陳倉城已被蜀國攻取,守將郝昭已死;散關、建威等地被蜀占領,諸葛亮三十萬大軍又在祁山之前下寨!”曹睿大吃一驚,正想發話,滿寵從旁邊走出,向曹睿奏道:“東吳孫權已正式號稱皇帝,建立吳國,並且與蜀國建立了同盟關係;又令大將陸遜在武昌日夜訓練水陸大軍,準備向我魏國進兵!”當時,防守西蜀的主將曹真病重在家。曹睿一聽兩處發兵,一時間慌了手腳,不知如何是好,火速派人請來了司馬懿,問司馬懿應該怎麼辦才好。
司馬懿對曹睿說道:“蜀、吳兩國的行動,我都非常清楚,依我看來,我們現在隻要防蜀,不須防吳!”曹睿道:“你這樣想的道理在哪裏?”司馬懿說:“蜀國先主劉備,實際上死在孫權的手裏;關雲長、張飛也是死在吳國的手裏。孔明無時無刻不想吞並吳國,隻是不敢,他怕我們在他進攻吳國時,乘勢進攻西川,所以表麵上和吳國結盟,利用吳國的力量牽製我們。對諸葛亮的心思,陸遜也知道得一清二楚。陸遜與諸葛亮結盟,也是想利用諸葛亮牽製我國,保得他自己的平安。所以,陸遜表麵上答應諸葛亮,加緊練兵,實際上是在坐山觀虎鬥。如果蜀國大勝,吳國必定會乘機進兵攻我後方;如果蜀國兵敗,吳國必定會按兵不動。因此,我們隻要全力以赴地打敗蜀國,吳國自然就不會出兵了。這就是我說的隻要防蜀、不要防吳的根據。”
聽了司馬懿的一番分析,曹睿放了心,馬上封司馬懿為大都督,統帥隴西各路軍馬,領兵抗蜀,並準備傳詔讓曹真把總兵大印送來。司馬懿說:“皇上,曹真都督長年鎮守邊疆,功勞很大,不可讓他交軍印。請讓我親自登門,向大都督說明情況,討回總兵印。”曹睿點頭表示同意。
司馬懿在到曹真家的途中考慮起來:“從曹操到曹丕,都對我不放心,現在曹睿依靠我,是想用我保國。不知曹真對我怎麼樣,我正好乘這個機會試探一下曹真對我的態度!”
司馬懿來到曹真府門前,對守門的家將道:“請轉告曹大都督,說司馬懿來探望他!”守門人進去後,不一會急匆匆地走出來,對司馬懿彎腰施禮道:“大都督請您立即進府!”司馬懿整整衣衫,正正帽子,恭恭敬敬地跟隨守門人來到曹真的臥室裏。兩人見麵,司馬懿詳細地問了曹真的病情,然後說:“大都督可知道,蜀、吳兩國會合興兵,攻我中原;諸葛亮已經奪了陳倉,占了散關,現大兵三十萬,又到祁山下寨了!”曹真大吃一驚,問家人:“這樣的國家大事,為什麼不告訴我?”家人說:“我們看您病得不輕,皇上又打招呼讓您好好養病,所以,沒敢驚動您。”曹真轉向司馬懿說道:“也罷,我已經不中用了,國家這麼危急,為什麼不請您統兵抗敵呢?”司馬懿謙虛地說道:“我才疏學淺,能力微薄,獨立抗蜀,怕不是諸葛亮的對手。如果您為主將的話,我願當您的助手,共同抗蜀!”曹真道:“我用兵多年,打了一輩子仗,誰有統兵的才能,我一眼就能看出來。當今天下,能擋住諸葛亮的人,除了你司馬懿以外,沒有第二個人了!取總兵印來!”家人從櫥子裏取出總兵印,交給曹真。曹真雙手舉印,要交給司馬懿,司馬懿反複謝絕,不敢接受。這時,曹真一掀被單,從床上跳下來,喊道:“取我的衣服來,我要立即麵見皇上,向皇上保舉司馬將軍領兵抗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