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病死,曹睿即位當了皇帝。消息很快傳到了西蜀。諸葛亮立即召集文武官僚商量對策。諸葛亮說:“曹睿繼承皇帝位,這一點也不可怕。曹睿不過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年,可怕的是司馬懿。司馬懿是曹丕最得力的助手,曹丕生前,肯定要委托司馬懿輔佐小皇帝,曹睿肯定要重用司馬懿。現在司馬懿果然總管雍、涼二州的兵馬,如果讓司馬懿將兵馬訓練成功,那將會是我蜀國的一大後患,我想立即發兵進攻中原,乘曹睿沒坐穩帝王位子,打亂他的陣腳,諸位認為怎麼樣?”
參軍馬謖說:“現在發兵,恐怕難以取勝。丞相您剛從南方回師,士兵都很疲勞,隻能休養,不能再遠征中原。不過,我有一計,可讓司馬懿死在曹睿的手中,不知丞相以為怎麼樣?”諸葛亮說:“你有什麼妙計,盡管說與我聽。”馬謖說:“司馬懿雖然是魏國大臣,但曹睿像他的祖父曹操一樣,疑心很重,對司馬懿很不放心;魏國老臣中,也有許多人對司馬懿心懷戒備。我們可雙管齊下,一麵差人到洛陽、鄴郡等地散布謠言,說司馬懿不服新皇帝,正在訓練兵馬,準備造反;同時偽造司馬懿的榜文,到處張貼,曹睿必定懷疑司馬懿,肯定要想辦法除掉他。除了司馬懿,我們就高枕無憂了。”孔明覺得馬謖這一計策似乎可行,便立即派人照計而行。這天早晨,天剛亮,鄴城的城門尚未打開,就圍了一圈子人在城門口,趕來開門的守城軍士感到奇怪,伸頭一看,原來是貼著一張巨大的告示。問是什麼內容,觀看的人告訴他:“這是司馬懿的榜文,上麵寫的是這麼一回事:現在的皇帝的祖父曹操當年並不想把王位傳給曹丕的,他本意是傳給曹植,不料被曹丕奪了權。曹丕死了,現在讓他的兒子曹睿來當皇帝。曹睿是個沒什麼本事的人,應該把皇帝位交出來,還給曹植,可他不幹,所以,驃騎大將軍司馬懿要率大軍來奪取帝位!”守城的小頭目說:“這不成了造反嗎?這可不是小事,趕快向上頭報告去!”
早朝時,曹睿上朝議事,有人上奏:在東南西北的四個城門上都發現了驃騎大將軍司馬懿的告示,說是要率兵造反,並當場將撕下來的告示捧給曹睿看。
曹睿看了榜文後,大驚失色,急忙問文武大臣,應該怎麼辦?又有人上奏說:前一段時間就有人傳言說司馬懿不服皇帝,有造反之心。曹睿聽了,更是憂慮,一時慌得拿不定主意。
太尉華歆對曹睿奏道:“上述傳言,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我當年在太祖曹丞相部下時,曾聽他老人家說過:司馬懿相貌陰險,性格貪婪,為人聰明機智,不能讓他執掌兵權,如掌兵權,必然會助長他的野心,所以,在太祖一生中,一直不讓司馬懿執掌兵權。太祖還對文皇帝(指曹丕)說過這樣的話。文皇帝一世也非常注意這事,不讓司馬懿有太多的兵權。現在,文皇帝剛去世,司馬懿要求掌管雍、涼二州的兵馬,我看他還是野心勃勃,想造反了,現在連造反的榜文都貼了出來,以前的傳說當然變成了事實。事不宜遲,請皇上您立即下詔,捉拿司馬懿,免除後患!”
華歆剛說完,王朗又出來奏道:“太尉華歆剛才的一番話說得極為正確。司馬懿懂得治兵用兵的道理,而且胸有大誌,這麼多年來,沒敢表現出來,是因為怕文皇帝製裁他。現在他又有了兵權,如果不及早除去,將來一定會成為國家的禍害,乘現在他軍隊尚未訓練成熟,我們神不知鬼不覺地將他抓起來,可省許多事情!”
曹睿聽了華歆和王朗的話,情緒鎮定了下來,立即傳詔,調兵遣將,準備親自去捉司馬懿。
忽然,大將軍曹真從一側站出來道:“皇上且慢下詔書!司馬懿是前兩代的大臣,文皇帝去世之前又向他當麵托孤,請司馬懿與我們幾人一同輔佐皇帝陛下,說明文皇帝是了解司馬懿的。並且,我記得文皇帝臨終前還說過:‘如有人傳言,在皇帝麵前挑撥你們幾個人的關係,請您不必相信’,萬一現在的傳言是假的怎麼辦?如果是蜀國或吳國的奸細故意造謠,皇帝您若殺了司馬懿,不正好中了敵人的奸計嗎?”
兩旁的文武大臣中,不少人讚同曹真的意見。曹睿問:“如果司馬懿當真謀反的話,那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