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真說:“那也不必擔心,司馬懿是否真的謀反,隻要試一試就能知道。”曹睿說:“如何試法?”曹真答道:“當年,漢高祖劉邦當皇帝時,聽說楚王韓信要造反,劉邦用陳平的計策,假裝到雲夢一帶去巡視,騙楚王韓信去迎接他,在當地捉住了韓信。現在,皇帝您也可假作到安邑(在今山西省夏縣西北部)一帶去巡視。您到安邑,就與司馬懿駐守之地接近,司馬懿聽說,一定會親自來迎接您。那時候,再看他的動靜,如果他當真想造反的話,就地捉住,他想跑也跑不了。假如他不想造反,也免得冤枉了好人。再說,如司馬懿真的謀反,我們擺出一副征討的架勢,他也會提前防備,反而不好辦,還是先試一試穩妥些。”
聽了曹真的話,曹睿才算真正有了把握,想起父親曹丕去世前確實說過:如有人挑撥曹真、陳群、司馬懿,千萬不可相信。曹睿傳下詔書:巡視安邑一帶,讓沿途各州縣的官員做好接駕的準備。曹真率大兵保駕,並一路打探司馬懿的行動。
司馬懿駐守雍、涼二州以後,日夜操練兵馬,以防邊境外敵來犯。這一天,忽聽報告說:皇帝曹睿巡視安邑,不幾天就要到達,到時候還要順便來西涼巡視一下。司馬懿心想:皇帝出巡,大臣應該遠道迎接,為表示忠心,我要迎出三天的路程。又轉念一想:今天的皇帝非常年輕,對我印象不是很深,也不了解我的才能,不妨將我這一段時間訓練的兵馬帶一部分去,讓皇帝看到我的軍容,知道我的才能。
於是,司馬懿傳令:讓兩個兒子司馬師、司馬昭留在涼州城內,小心加強防守,自己親自率領十萬大軍,遠道出迎。一路上,司馬懿從容地前進,看著自己剛剛訓練出來的兵馬,隊伍齊整,盔甲鮮亮,旗幟分明,士兵們一個個精神飽滿,雖然在行軍途中,隊形仍然絲毫不亂,司馬懿看著、想著,非常開心。
曹睿一麵行進,一麵不斷派人打聽司馬懿的動靜。這一天,前哨派人報告:“司馬懿已經前來迎接,人馬尚在五十裏之外。”曹睿問:“司馬懿帶了軍隊沒有?”報告說:“帶了數萬軍隊,看隊伍的長度,至少不下十萬人,而且隊伍整齊,紀律嚴明,看起來戰鬥力很強!”
曹睿聽完報告,大驚失色:“司馬懿果然想謀反!這怎麼辦?”大將軍曹休說:“讓我先率兵去擋住他,請皇帝在後麵做好準備。”曹休立即點齊二萬精兵,飛速向前迎去。
司馬懿正在行軍,前麵有人報告:“對麵有車馬來到,大約有數萬人。”司馬懿以為是已經遇上皇帝了,立即傳令:“兵馬原地休息不動!”自己隻帶兩名隨從前去迎接皇帝。
走了不遠,前麵車馬已經隆隆地走了過來,司馬懿下了馬,跪在地上,口稱迎接皇帝。大將軍曹休坐在馬上,心中想道:“司馬懿不像造反,如果造反,怎會自己跪在地上迎接皇帝呢?”轉念又想:“這個人足智多謀,我不要上了他的當!”便拍馬上前,用馬鞭指著司馬懿說:“司馬懿!你受先帝托孤,輔佐皇帝,皇帝待你恩重如山,你卻為什麼要造反?”司馬懿一聽,大驚失色,冷汗流了一身,忙道:“大將軍,不可開玩笑,我一貫忠心,怎會有謀反的道理?請您將其中的內情告訴我!”曹休便將城門上榜文的事情和一些傳說,一一說了出來。司馬懿說:“大將軍,這是吳、蜀的奸計,他們的目的是使我國君臣不團結,乘機進攻我國,千萬不可相信!我一定要當麵向皇帝說清楚!”司馬懿命隨從回去傳令,讓現有大軍退回五十裏休息,自己單人匹馬,隨曹休來見皇帝。見了曹睿,司馬懿伏在地上說:“我受先帝托孤重任,一貫忠誠,怎麼會有二心呢?一定是吳、蜀的反間計,請皇帝給我一支軍馬,我先破蜀國,後破吳國,報答皇帝對我的恩情!”
聽了司馬懿的表白,曹睿躊躇不定。華歆對曹睿說:“不可再讓司馬懿掌兵權,可撤去職務,放回故鄉。”曹睿便命令司馬懿交出兵符,削去職務,放回故鄉務農。曹睿率文武大臣回程,命令曹休接管雍、涼二州兵馬。司馬懿交出兵符,帶著兩個兒子回到故鄉,心中有說不出的一股窩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