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自己發光:讓青春有些光芒17(2 / 3)

這個孩子想了很多,但他忽略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他把中國教育看得太落後了,以至於忽略了腳下。後天是很美好,但是今天你得過好,明天你也得過好。從基礎做起,看遠處,同時要照顧好當下。現在,很多同學都在抱怨外界,覺得外界環境好了,自己就能好起來。這是空話,外界環境好了自己也未必會好。

這個同學有句話說得很有意思,“每個人都有成為千裏馬的潛質”,言外之意就是,每個人都可以學習好。從理論上講這有可能,也是一絲希望,但很多人把它當作了必然,這就不對了。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不僅僅是分數,還有很多方麵。即使我們肯花莫大的精力,把一個人培養成人才的可能性也未必就大。你讓猴子拉磨,讓豬上樹,可以教,但是這太不現實,而應順應本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要順應優點培養,不要把可能性當作必然。不要總說外界不好,先看看自己好不好,自己是不是千裏馬?

可以心懷遠方,但是一定要看好腳下,不然就會跌倒在坑裏。很多同學答應我做一個總結,寫一個計劃,結果做到的很少。當總是給別人承諾卻又做不到時,漸漸就會失去別人的信任,同時也會讓自己對自己失去信心。所以,我讓他們弄一個存錢罐,一旦說了卻沒做到的,就拿出10元零花錢放到存錢罐裏,這些錢用來做公益活動,以此來督促他們在當下努力做好自己。

少空想,少為未來擔心,腳踏實地地做,有問題不可怕,將問題分解並盡可能地處理好。我們還不是千裏馬,即使有潛力,也是小馬,小馬到千裏馬還有十萬八千裏,不是隻在那裏空想就能成為千裏馬的。

伯樂常有,而千裏馬不常有,先讓自己成為千裏馬吧。自己是一切的根源,如果我們的水平還不夠,就算遇到了伯樂也沒用。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我們要讓自己的才能凸顯出來,讓自己發光。如果不朝這個方向努力,不能發光,落在一堆沙子裏誰也看不到。

我們的競爭力是什麼

在學校裏我們要有競爭力,在社會上我們要有競爭力,但什麼是競爭力?該如何競爭?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在社會上最大的競爭力是什麼?金錢、知識抑或人脈?

很多創業者認為金錢(資金)是他們最大的難題,沒錢做事情很困難,覺得金錢能解決一切問題,可真如此簡單嗎?

當我們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如果沒有資金支持很難做起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資金支持,這是生存的基礎。

作為一名創業者,我也深深體會到資金對於一個從無到有做企業的人的重要性。創業者的艱難很大一部分在於資金。敢於創業的人,有想法、有夢想、有激情,限製多在於資金,正所謂少一分錢也難受死。但金錢不是萬能的,並不能解決一切問題。有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金錢,而是金錢能給我們換來的東西,金錢能給我們的保證。

再來看看知識。敢於一搏的人,往往對自己做所的事情持樂觀態度,覺得自己對這件事情已經有了高度認識,至少“知識”(這裏說的是廣義的知識。如果一個人敢做一個行業,一般不會太衝動,而會對這個行業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沒有人敢過於冒險,尤其是初次創業的,除了一股拚勁,更多的是對這個行業有獨特的見解。這就是一種知識)要過關。

正因為這種自信,才支撐著很多沒有過多資金的創業者走下去,因為他們相信的是自己的知識能力,覺得好想法未來一定有前景,但這往往又過於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