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朋友素日與金聖歎過從甚密,十分善於猜謎。他想,李白寫表有才,王婆罵雞靠口,武鬆打虎有力,宋江殺妻用刀,這四者合起來,乃是一個大寫的“捌”字。
衙門走狗鄭板橋題匾罵訟棍
清朝乾隆年間,“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辭官回鄉隱居。
當地許多富豪久聞鄭板橋大名,紛紛上門求字索畫,以便光耀門庭。
但鄭板橋梅骨蘭心,品格清高,對這些達官顯貴不屑一顧,倒是對平民百姓有求必應,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
當地有一位訟師,長期和衙門合作,利用包攬官司之便討好權貴,欺壓百姓,在興化縣名聲極壞。
然而他卻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甘當貪官汙吏欺壓百姓的馬前卒和狗腿子。
有一年,訟師利用坑蒙拐騙得來的不義之財在興化城大興土木,蓋起了一座金碧輝煌的高樓,想在此安度晚年。
為了借大文豪的手跡來揚名,他三番五次托人請求鄭板橋為自己的新宅題字。
鄭板橋本來對他十分厭惡,但耐不住再三糾纏,才答應下來。
這一天,訟師一大早帶上潤筆費前來拜訪。鄭板橋因有言在先,所以接待倒還熱情。
互相寒暄之後,鄭板橋揮筆在匾額上寫下了“雅聞起敬”四字。
那訟師見大名鼎鼎的鄭板橋竟對自己的新宅雅聞起敬,心裏別提多高興了。
當即千恩萬謝的抱了匾,屁顛屁顛地趕回去了。
從此以後,“雅聞起敬”這塊匾額就高高地掛在了訟師的門前。
訟師逢人便炫耀鄭板橋十分看重自己,親筆為新宅落成題寫了匾名雲雲。
善良正直的人們看匾額確實為鄭板橋所寫,不禁十分失望,認為鄭板橋的自命清高都是假的,其實暗中早就和貪官奸商勾結在一起了。
鄭板橋聽到這些言論,隻是淡淡一笑,並不辯解。
不久,那訟師門前“雅聞起敬”的四字匾額突然開始變色,而且每個宇隻是褪了其中的一部分。原來好端端的“雅聞起敬”四字遠遠看來,變成了“牙門走苟”(衙門走狗)四字,過往行人見了無不掩鼻竊笑,而那訟師還被蒙在鼓裏,以為人家在羨慕他呢。
本例體現了鄭板橋式的滑稽幽默。他在題字時,故意使用兩支筆。一支筆蘸上油漆和金粉寫上“牙、門、走、苟”四字,另一支筆隻用金粉寫上其中的“隹、耳、己、文”四個部分。
沒有摻油漆的金粉很快就脫落了,而摻了油漆的字印能經受風吹日曬永不褪色。
鄭板橋用他的剛直和智慧狠狠地捉弄了那位作惡多瑞的訟棍。
觀人狗鬥施耐庵激發靈感寫《水滸》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說家。他原籍蘇州,後遷淮安,卒於明洪武初年。
施耐庵原為元至順年間進士,在杭州做過兩年小官,因與當地權貴不和,就棄官隱居故裏。
他目睹當時朝廷的黑暗,統治者的昏庸和政治的腐化,便創作《水滸傳》來抒發胸中憤慨。
無奈施耐庵本來係進士出身,一介文人,缺少社會閱曆和生活實踐,雖有滿腔激情,文思泉湧,但一到關節眼上往往就會卡殼。
這一天他寫到武鬆打虎這一回,因為從來沒有看過人畜搏鬥的樣子,所以寫了幾次自己都不滿意,隻好推倒重來。
正當他抓耳撓腮苦思冥想之際,忽聽得門外一陣吵嚷聲,他於是放下手中的筆,信步來到門口。
大街上有不少人正圍在那裏看熱鬧,原來是鄰居孫虎因為喝醉了酒,與一頭大黃狗發生了衝突,人狗戰在一處,人狂狗凶,一時難分勝負。
隻見孫虎袒胸露懷醉態十足,他捏緊拳頭朝黃狗打去,黃狗輕輕一閃躲過了,卻把身子一縱,飛身向孫虎撲來。
那孫虎是個做工的,頗有一把力氣,如今雖然喝醉了,勇氣卻不減。他步履踉蹌的閃身躲過,待黃狗再次撲來時,他劈手一把抓住狗脖子,飛身騎在黃狗身上,三拳兩腳就把大黃狗給打得七竅流血而死。
大黃狗臨死之前拚命掙紮,用爪子在地上刨了一個小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