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聽了司馬費詩的這番話,有如夢初醒的感覺。立即接受下任命。
宋宗元評論說,司馬費詩的話入情入理,關羽即使出於自尊不肯認錯,也不能不為之折服,虛心地采納他的意見。
以書為諫
柳公權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唐穆宗見了柳公權的書法,非常喜愛,問道:“你的字怎麼寫得這樣好呢?”柳公權回答說:“怎樣用筆是由內心決定的,一個人的內心端正了,用筆也就自然而然地端正了。”皇上聽了這活。沒說什麼,但臉上很難堪,知道他是在以筆為諫。
宋宗元評論說,就事論事。不失時機地提出忠告,古代的大臣往往這樣來端正君主的心靈和行為。
引申的效用
蜀漢時。有一年發生旱災,因為糧食十分緊缺,先主劉備就下令嚴禁百姓私用糧食釀酒。有個官吏從一戶人家裏搜出釀酒的器具來,準備對他治罪,劉備知道了此事,也表示同意。
正在這時,簡雍與劉備一同出遊,二人看見有一對男女在路上走,簡雍就對劉備說:“這兩個人想通奸,為什麼不把他們抓起來呢?”劉備十分驚訝地問道:“你怎麼知道他們要通奸?”簡雍回答說:“他們的身上不是都長著通奸的器官嗎?”劉備聽了恍然大悟,大笑起來,就沒有對那個藏有釀酒器具的人治罪。
宋宗元評論說,劉備平定巴蜀時,諸葛亮當政,接收了劉備父子多年以來留下的混亂不堪的局而,用嚴刑峻法來維持社會秩序,種種針對時局而采取的措施,是必要和迫不得已的。然而,如果嚴厲到單憑釀酒的器具就對人治罪的地步,恐怕就不是躬身自省之道了。簡雍以開玩笑的口氣指出了這一做法的荒謬,不僅使人發笑,也極其明確地指出了禁止人收藏釀酒的器具是失策的。這可以算做以滑稽手法見長吧?
李泌誠諫安天下
唐德宗時,有人密告大長公主淫亂,並且以巫術咒人。唐德宗聽後大怒,將大長公主幽禁在宮中。並嚴厲責備太子。太子因此請求與蕭妃離婚。唐德宗一時拿不定主意,便召見了丞相李泌,把這件事對他講了,想聽聽他的意見,並且對李泌說:“舒王近來已有很大長進,孝敬、友愛、溫良、仁義,是不是可堪造就呢?”
李泌說:“陛下隻有一個兒子,為什麼要將他廢掉而另立一個太子呢?請想一想,陛下對自己的親生兒子尚且懷疑,又怎麼能相信別人的兒子呢?舒王雖然孝敬,但是,從今以後,您可要心中有數,不要指望他對您孝敬了。”德宗說:“你違背了我的意思,難道你不愛惜你的家族嗎?”李泌說:“我正是因為愛惜我的家族,所以才不敢不把話說完。如果我貪圖一時的恩寵,對您委曲求全,您將來必定反悔,必定埋怨我說:‘我任用你為宰相,當時竟不力諫,才把事情弄到這個樣子。’因此,您將來一定要殺我。我老了,殘年不足惜,但如果殺了我的兒子,立我的侄子為繼承人,我未必能享受到今天的祭祀了。”於是痛哭流涕。德宗也流淚說:“事情已經這樣了,您說該怎麼辦呢?”
李泌回答說:“這是一件大事,希望陛下慎重行事。自古以來。父子相疑,沒有不亡國滅家的。難道陛下不記得建寧王是怎麼被殺的嗎?”德宗說:“建寧王叔確實是冤枉的。隻是肅宗太性急了。”李泌說:“我過去因建寧王被殺而辭去了朝廷的官職,發誓不再到天子身邊做官,如今又當上了陛下的宰相,又要親眼看到類似的事情發生了。當時,先帝(指代宗)自從建寧王被殺以後,常懷危懼之心,在我臨別那天,我為先帝朗誦了《黃瓜台辭》,肅宗感到後悔,流了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