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姚崇實在是真夠聰明啊!
自保之術
大強盜張海,勢力十分強大,他將從高郵城經過,高郵城的知軍晁仲約再三考慮,覺得自己無法抵禦這些強盜,於是,就采取了一個十分保險的措施,曉諭郡中富裕百姓?讓其拿出布吊、牛羊、好酒,迎接、槁勞張海。事情傳出去。朝廷裏文武百官都非常生氣,皇帝也十分震怒。富弼提議誅殺晁仲約。範仲淹說:“按郡縣的兵力和武器,足以戰勝這幫強盜,守住城池。晁仲約遇到了強盜,按理說應當抵禦,反而賄賂他,依法當誅。可是現在高郵既沒有士兵、又沒有武器,況且老百姓都寧願大家湊集些財物,免於被燒殺搶劫。他們對晁仲約的決定旨定是很喜歡的。殺了晁仲約,不符合製定法律的本意。”宋仁宗聽後,就放過了晁仲約。
富弼十分氣憤,他對範仲淹說:“我一要依法行事,你就多方阻撓,今後我還用什麼來整治眾人?”範仲淹私下裏對他說:“自從本朝開國以來,還未曾輕易誅殺下臣,這是積盛德的事情,你為何要輕易破壞這一德行?如果以後皇帝殺人殺順了手,恐怕我們這些人也性命難保了。”富弼覺得他是在胡說,不以為然。
等到二人外出巡視邊防,富弼從河北返回京都,到了京城大門,卻不準他進去。他無法猜測朝廷的意思,整夜憂慮不安,在床邊踱來踱去,不由得感歎道:“範仲淹是個聖人啊!”
李光弼巧退強敵
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叛將史思明、蔡希德、高秀嚴、牛廷蚧等率兵10萬進攻太原。當時,李光弼留守太原。但在河北苦戰後,他手下的精銳全部開拔到前方,太原城裏士兵不足萬人,而且都是病弱之眾。史思明了解到唐軍軍情後,很自信地說:“太原城兵少,可屈指而下。然後再乘勝西進,奪取河、朔,我們就沒有後顧之憂子。”
聞知叛軍十萬來攻城,唐軍將士部很害怕,紛紛建議加固城牆防禦敵人進攻。李光弼卻說:“太原城周圍四十裏,敵人來了才開始加固城牆,這隻能使我們自己疲憊,還有別的作用嗎?”李光弼下令百姓和土兵在外城挖了數十萬條壕溝。叛軍來後,李光弼又下令在城內拆掉民屋,造擂石車,每車二百人拉著,敵人一進攻就用石頭砸,叛軍死傷無數。史思明見進攻受挫,就造飛樓,築土山,用木板攔起來觀察城裏的情況。李光弼就派人悄悄沿著壕溝把上山底下挖空,土山倒塌。史思明又準備在城下設宴,準備讓戲子在台上辱罵皇帝,李光弼就派人穿地道,將戲子活捉。史思明很震驚,連忙把營長遷到離城稍遠的地方。他沒想到壕溝的作用如此大,從此,判軍走路之前都要仔細檢查地麵。
兩軍相持了一個多月,李光弼派人與史思明約好日期準備投降。這天,李光弼派士兵守住城牆,派裨校前往叛軍營中,假裝投降。史思明不知是計,便率兵向城裏進軍。一會兒,便有數千叛軍掉到壕溝中。李光弼便趁機派兵發動進攻,鼓聲陣陣,殺聲震天,俘斬敵軍數以萬計。史思明率兵離去,留蔡希德繼續進攻太原。李光弼率敢死隊出擊,大敗敵軍,斬首七萬級,蔡希德棄糧逃走。
李光弼是唐中期的著名將領,唐王朝的中興功臣。這則故事從一側麵反映出李光弼出眾的智謀。利用壕溝來抗擊強敵,這在曆史上是不多見的。
李愬雪夜取蔡州
唐憲宗元和十一年(816年)十月,吳元濟在洄曲集中全部精銳部隊,企圖抵抗陳許節度使李光顏的討伐,叛軍老巢蔡州空虛。唐鄧節度使李愬見敵後方空虛,便命令李祜和李忠義率三千精銳作前鋒,自己率三千人作為中軍,田進誠率三千人驅後。士兵不知目的地在哪裏,李愬便下令:“往東走。”六十裏後?部隊到達張柴村,平滅了當地的叛軍。稍事休整。李愬下令繼續前進。將領們便問去哪裏,李愬說:“去蔡州抓吳元濟。”將領們聞此都大驚失色。這時風雪交加,士兵和戰馬被凍死許多,大家都認為此行凶多吉少,但不敢違抗軍令。李愬在路上分兵砍斷橋梁,截斷了洄曲道,又派兵把守朗山道,以堵住吳元濟的增援部隊。急行軍七十裏後,部隊到了蔡州境內。
叛軍還蒙在鼓裏,不知唐軍已兵臨城下,毫無防備。蔡州城池裏養了許多鵝鴨,李愬令士兵拿棍子趕鵝鴨,鵝鴨受驚,叫聲不斷,巧妙地掩蓋了部隊行進的聲音。李愬下令部隊急速前進,很快就兵臨懸瓠城(今河南汝南縣)下,李祜等悄無聲息用鋤頭勾掛住城牆,登上去,殺死守城門的士兵,卻留下打更之人,讓他像平常一樣擊柝。李祜打開城門,李愬率大軍進入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