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暗思量(1)(1 / 2)

僧人憐蛟閉上了眼睛,麵上神色皆是憐憫。

“這人世間的種種牽絆,貧僧見得多了。”他看著麵前這俊秀的男人不卑不亢地說道,“今日種種,乃殿下從前親手種下。可東平殿下並非當日的聖上,您已然得道,也不是當日之和王。”

男人——或者稱為和王——他臉上浮現了一個古怪的笑,道:“小和尚能言善道,隻是不知你又為何在這京中,又為何要阻攔於我?”

“貧僧若說,貧僧能知未來之事……殿下可信?”憐蛟轉而去看趙之蘭,“貧僧在這世間已經等待近千年,不願看到那唾手可得的未來被殿下一時興起而毀去。”

和王盯著憐蛟,看到他脖頸之上那細細的黑鏈,忽而沉默了下去。

“等待這樣一個千年實在太過艱難。”憐蛟說道,“不止是貧僧,若殿下願意放眼看看周圍,便知道有許多人也都在等待著這唯一的能夠讓自己的命運重歸正軌的機會。”

“這與孤又有什麼關係?”和王冷冷笑了一聲,轉而去看趙之蘭,忽地語氣變柔了許多,“和尚,你說你看遍世事牽絆,為何他還會投生帝王家?”

“命中注定,誰也無法改變的。”憐蛟這樣說道。

“可他仿佛忘記了前塵。”和王說道,“他忘了孤與他的兄弟情深,也忘了當初是孤——奪了他的性命。”

人形化為黑煙,複又消失在了夜空當中,雷聲隆隆。

憐蛟站在窗前抬頭看外麵,靜立了片刻,雙手合十念了一聲佛。他在帝京多年,什麼都瞞不過他的眼睛。

先帝與和王乃雙生子,但兩人卻是自幼就關係惡劣——皇室中雙生子少見,而這樣有來曆的雙生子更是少見。不過,能托生在帝王家原本就是來曆不凡的,故而憐蛟也隻能猜測一二,不敢妄下結論。

直到今天複又看到和王,他才敢肯定,這二人確切來曆。

隻是他如今無暇多顧,正如他對和王說的那樣,他已經等待了近千年,不能為了任何事情讓自己的等待功虧一簣。

雷聲漸隱,烏雲散開。

他回頭看了一眼趙之蘭,將袖袋中的一枚纏上了咒訣的手串繞在了他的手腕上,然後在黑暗中隱去了身形,一切都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

可該發生的已經發生,被遮住的隻是凡人的眼睛。

這罕見的天雷成為了第二天早朝上議論的重點。今上耐著性子聽著自己的大臣們說出種種匪夷所思的理由,神魔鬼怪皆扯了個遍,忽然覺得有些荒謬。

不經意間一抬眼,看到站在隊伍裏麵的趙之蘭麵色青白,仿佛受到了什麼驚嚇一樣,今上皺了皺眉頭,開了口:“東平郡王怎麼今日臉色這樣差?”

趙之蘭腦子裏麵正懵懵懂懂地聽著大臣們的爭論,晚上的事情他恍惚記得個大概又不夠清晰,這會兒猛地聽到今上的聲音,嚇得一下子跪倒在了地上,卻沒能反應過來該如何作答,隻低下了頭。

今上輕歎了一聲,道:“可是因為天雷緣故晚上沒有休息好?”

趙之蘭低低地“嗯”了一聲,隻低著頭不知要說什麼才好。

“下了朝回去早些休息吧!”今上揉了揉眉心,覺得累得很,一麵說著,他看向眾臣,又道,“若無其他事情,便退朝吧!”說完他便起了身,出了大殿。

直到今上的身影已經看不見了,趙之蘭才扶著內侍站起身來,沒由來地有些懼怕。環視周圍,朝臣們都已經三三兩兩走遠了,殿中隻剩下了他一人。

他對昨夜的夢記得清楚又模糊。

他大約記得那是一個刺殺皇帝的夢,可又不記得夢中那些人到底是誰,所以他格外惶恐,不知道這到底是為了什麼

加上早朝時候朝臣們說起了鬼神,他也冥冥之中覺得這一定是鬼神的預言,故而這讓他的心頭沉甸甸的。

歎了口氣,他忽然想去拜一拜菩薩——隻求一個心靜。

仿佛是不知不覺當中,他走到了大慈恩寺的門口。抬頭看著大慈恩寺的匾額,他吩咐內侍在外麵等待,然後自己進入到寺中。

晨鍾暮鼓,花謝花開,寺廟當中的氣氛讓人忽然覺得放鬆下來。

趙之蘭隨著人群走入正殿,跟隨著信徒一起朝著大佛拜下,抬頭時候,看到佛像慈悲的笑容,不由得也露出一個笑容來。

這時,他身旁不知什麼時候站了一個黑衣裳的男人,他對著他笑,然後開口道:“你可願意隨我去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