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站在新宅的地基上(1 / 1)

2011年4月17日上午9時,一輛嶄新的小型挖掘機,推倒了老屋的房子、院牆,一座五十多年的老屋頃刻間變成了一堆廢墟。

在這片土地上存在了半個世紀的老屋突然間不複存在,讓我又想起了倔強、嚴厲、聰明、智慧、勤勞的祖父,和他講給我的,我從來沒有見過麵的曾祖父、曾曾祖父;想起了祖父帶我打土坯、挖地基、拉土、拉沙石的情景;想起了為我家建房子的舅父、鄉鄰和為我們家幫忙的人;想起了誠實、淳樸、慈祥、善良的老祖母……那些日子已經遠了,遠得連我的回憶都不那麼清晰了。

今年春節,83歲的老父親把修葺老家房子的任務交給了我,因為我是這個家的長子,也是周家唯一的孫子的父親。

接過了父親交給我的老屋資料。我鄭重地說,我接受這個任務的原因,不僅僅是這些,主要還是因為我從小生長在這裏,以致我對這裏有著無法言表的感情。盡管在這裏我經曆過許多苦難,這裏至今還有許多狹隘、自私的人,他們對我也使用過許多小心眼兒、小算計,但是我依然喜歡這個地方、這座村子和村子裏的人們。

我的妻子、兒子一直反對我修葺老屋,一些長輩也覺得修葺老屋沒有什麼大的作用,但是最終都理解了我,他們懂我的心思,感覺到了我對故鄉的這份情結。三弟、四弟,特別是堂弟、弟妹、三嬸、四叔和病在床上的三叔,他們都竭盡全力,以各種不同方式參與了修建房屋的活動。這些都使我感動,甚至激動。

我可愛的小孫女,兩歲多,當我把她抱進已經倒塌的老屋時,她的眼睛不夠用了,非要下到地上幫著撿土塊。

我問她:“你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

她疑惑地搖了搖頭。

我很認真地告訴她:“這是爺爺的老家。”

她也很認真地說:“我也要老家。”

孩子是第一次回老家,對這裏一無所知,不知道她為什麼會說這麼一句話。我相信萬物是有感應的,孩子雖尚不諳世事,孩子說這話自然有她的道理。

周圍的人都感到驚異。

太陽暖暖地照著,村子裏彌漫著油菜花、桐花、槐花的香味兒。

聽說,村頭要修一條大道,從半坡一直到引鎮,滻河兩旁也要修建濱河大道,把滻灞生態區和鳴犢鎮連在一起。還有第二條西安通往安康,甚至更遠的鐵路大橋將從滻河川道淩空飛過,村子要有更大變化了。

中午時分,一群放學的小學生從我身旁走過,他們說著笑著,有幾個還跑著追趕前麵的。

在他們的身上,我忽然看到了童年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