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將血】二(1 / 2)

“人不少!”

張武威吞了一口唾沫,楊庸也覺得頭皮跟著遼軍的步點震得有點發麻。忽然意識到不能讓他們保持這樣的步調,否則這種戰前的壓力會摧垮牆頭上這幫根本沒打過仗的菜鳥。

“一百步!”譙樓上的觀察哨報告概略距離。

“射住陣腳!”楊庸回頭吩咐,丁貴早把各都的弓弩手集中在了一起,隻等譙樓發號,便“嗖嗖”連響,一排羽箭越過三丈多高的牆頭,在夜幕中破空劃出了數道弧線,最後淹沒在那片黑壓壓的人群前。這是在警告遼軍,他們即將進入弓弩手的有效射程之內。

古代軍隊作戰,早有陣腳一說。雙方擺開架勢相對開進,直到一方進入到另一方的弓弩射程之內,這樣一個距離就叫做“一箭之地”。射住陣腳,本意是為了和敵人保持一個合適的距離,第二也是為了進一步測算己方弓箭手的覆蓋範圍。

有了這一箭,遼軍果然停了下來,連戰鼓也不敲了。一時間雙方竟都沉寂下來,隻聽得罡猛的山風在山穀裏縱橫吹奔。

楊庸喊了兩個軍士權充傳令兵:“傳下去!告訴各伍,首要保命,次要殺敵。當先防箭,遼軍攀牆時再作反擊。”楊庸預計正麵隻有三百多米的攻防戰烈度將會很強,遼軍雖然人多,但在這樣一個狹窄的山穀裏卻施展不開。隻要能保證自己的持續戰鬥力,多殺傷敵人的有生力量,堅守七八次進攻,那對遼軍的士氣會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所以他抓破頭皮,滿肚子搜刮最猥瑣最陰險的狠招來招呼這些不速之客。首先就是八十個弓弩手,楊庸讓他們放棄了牆頭,也放棄了最遠的射程,把他們整體移到牆根,隔著牆隻對接近城牆的敵人放齊射,一篷接一篷的箭雨越過頭頂,在牆頭上方開始下墜,直上斜下的拋物線繞過牆頭上的友軍,往牆外落去。譙樓裏再安排一個指揮觀察哨,哪裏敵人多就教弓弩手們往哪裏射。遼軍的弓箭手們沒有還擊的射界,他們躲在步兵的身後,射出去的箭支根本不可能碰到宋軍。

這就好比直瞄炮打曲射炮,純屬浪費彈藥。

遼軍一上來就吃了個暗虧,但是宋軍弓弩手數量偏少,遼軍仗著人多很快全線攻到了牆下。這次架在城頭上的是雲梯,不再是騎兵的撓鉤。楊庸見對方已經不再放箭,便下了第二道命令。蜷在女牆下防箭的宋軍隻等那攻城雲梯一架起,便三五成群,飛身上去掀翻。然後一人拿了一隻油罐,從罐子裏引出一根火線,隻等燒到罐口便擲下城牆。牆下本來就潑灑了許多油料,那著了火的油罐摔將下去,又“轟然”爆開,大火被山風一吹,便“呼呼”直竄,沿著關牆竟是燒到了一丈多高。

牆下擠了一堆想要攀牆的遼兵,大火一起,許多人都來不及逃開便被烈火吞噬。守關的宋軍落井下石,又望城下扔棉被、帳篷、木料等可燒之物,加上風助火勢,牆腳下的火越燒越大,逐漸朝外蔓延,火蛇****著接近它的一切。被燒懵了的遼兵怎扛得住如此大災,不消鳴金,攻城的前隊便爭先恐後地往後退,後麵的人又一時不查,還在源源不斷地向前湧,進退之間頓時衝撞在了一起,互相踐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