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將血】(1 / 2)

這是一個泥潭,不是戰爭的本身,而是一種欲望的釋放。一旦陷落進去,必定難以自拔。楊庸一腳踩進了泥潭裏,是自願的。大遼的皇帝他不想當,更不能當,說白了,就是他想當也當不長久,他若是稍有獨立的表現,耶律大石就能玩死他。劉光世的軍帳裏他不想呆,也不能呆,因為他的身後還有大遼的郡主,甚至皇後。參讚軍務或許是他的本職,也是他最願意幹的事情,但那沒有歸屬感,一丁點也沒有。

所以楊庸選擇了一路逃避,直到逃無可逃。

趙文跑了,扔下了岐溝關和五百弟兄。他把他們的性命當成了路邊的馬糞,不但不理,還在上麵踩了一腳。這些人或許真的不會打仗,但是許從山、張武威他們想體麵地活下去,守關的五百弟兄也因為楊庸而有了一絲士兵該有的本色,他們有了希望。沒有什麼比活著更重要,但也沒有人不想勝利,誰也不想低人一等,坐以待斃。

“帶我們幹吧!”牆頭上有人喊,緊接著人群裏也跟著喊,再是幾十個人喊,上百人喊,最後是滿營人都在喊。一時間場麵亂哄哄地,喊的是什麼,也已經聽不清楚了。也不知道誰突然喊了一句“殺狗!”人群頓時又開始跟著喊“殺狗”。這兩個字簡單明了,又有軍士在一旁用兵器敲擊手牌以充節奏,很快大家都喊在了一個點上。

“殺狗!殺狗!殺狗!殺狗!”

有了之前的鋪墊,五百人頓時喊出了一千人的氣勢,這次倒是吐字清晰,聲勢磅礴。

也不知道是因為宋軍的士氣臨時得到大幅度提升,讓遼軍主將有所顧忌,還是因為之前騎兵搶關沒有成功而變得小心謹慎起來了。轉眼間兩個時辰過去,遼軍也沒有再發動一次像樣的攻勢,隻是不斷地朝牆頭上一篷一篷地射箭,大隊宋軍早就撤到牆下休整,牆頭上本就沒有幾個人,遼軍的弓弩手們瞎貓撞死耗子也沒撞到幾個。

有了這兩個時辰的準備時間,楊庸手裏總算闊綽了不少。丁貴的一都人馬砍伐了大量原木,造了一批拒馬樁和鹿砦,將大門堵得水泄不通。各都的弓弩手們也在抓緊時間削砍箭支,加上遼軍這兩個時辰送的,八十幾個弓弩手基本上人手能有十支箭矢可用。

楊庸在這兩個時辰裏也順便帶了二十多人造了一輛兩丈多高的投石車。這輛配重式的投石車,幾乎所有部件都是楊庸親自丈量。投石臂杆是一根長兩丈兩尺的原木,但是平衡重錘的重量沒有辦法保證,主要是沒有時間去找體積不大又夠重的東西。楊庸隻好退而求其次,改變投石杠杆的配重比例,試驗了幾次,效果最好的一次是將八斤來重的石塊投射了大約一百六十米。

掰著手指頭算了好久一會,楊庸這才算出一百六十米大概就是一百步多一點。他對這東西研究不多,隻知道大概的原理。按照他所知道的古代投石機的射程,相比較同類成熟的投石機種,這種投射重量和投射距離甚至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但比起中國人用了一千多年的杠杆式投石車來說,還是強了不止一些。若是日後能找到更合理的配重方式和比例,說不定能有一番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