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將血】二(2 / 2)

才一個照麵,宋軍兵不血刃,而遼兵卻被這把妖火燒掉了數十人,燒傷的,踩傷的更是不計其數,一時間裏岐溝關正關外遍地慘嚎。楊庸看在眼裏,心知第一關已然安穩度過,心裏頓時鬆了一口氣,有了這把火,遼軍少說一個時辰內是不敢再攻了。但這隻是雙方的餐前甜點,等火燒完了之後才是正餐的大菜。楊庸甚至想這岐溝關的五百宋軍,如果沒有援軍,到最後他們能活下幾個?而遼軍要拿下岐溝關,又要死多少人?雙方的承受能力究竟有多大?底線又是什麼?

這一夜就在楊庸的猜測中有驚無險,平安度過了。遼軍騎步軍各攻了一次,都歇了菜,不同的是騎兵攻不下還能讓位置給步兵,而步兵攻不下,他們就找不到更合適的人選了。所以他們沒有走遠,隻在兩裏地外就地休整,埋鍋造飯,隻是時不時地還給牆頭上和他們罵戰的宋軍送幾支箭,場麵顯得異常沉悶,多少有些乏味了。

不知不覺間東方漸漸發了白,楊庸一見天亮,首先就是點燃狼煙,給前線的劉延慶報信。至於後方,早在昨夜就派人去通稟了。距岐溝關西南八十餘裏,便是此次攻遼的前哨站——真定。坐鎮真定的是河北宣撫劉韐(讀ge,同“革”音。),楊庸曾聽郭藥師說起過這個人,這個老頭子是個老實巴交做官的人,想來如果向他求援,肯定不會落空。但是真定離岐溝關雖然隻有八十裏之遙,這一路上卻大多是山路,不利行軍。從報信,到點齊人馬、收攏物資,再到開進,等援軍到得岐溝關,怕是得兩日以後了。

不大一會,天也大亮了。楊庸讓五都人馬輪流休息,飽餐戰飯。那邊遼軍見火勢漸小,也開始磨刀霍霍。雙方就在各自的眼皮子底下整理輜重和軍械,如此近的距離,仿佛一伸手就能摸到對方的臉。楊庸又讓張武威端了一張弓,在牆頭上來回巡視,專挑夜戰時受傷倒地來不及退出戰場的遼兵,一箭一個,送他們回家。那一箭箭入肉的聲響和中箭之後的悶哼一下接著一下,遼軍起初還能忍住,但終究還是禁不起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侮辱和挑釁。十幾個遼兵想要過來搶傷兵,結果被躲在牆後的宋軍弓弩手射成了十幾個稻草人。

這是雙方在天亮前後最大規模的一次交鋒,結果宋軍又是完勝,楊庸又給他們掙下了寶貴的一分。

隻可惜好景不長,卯時剛到,城牆下的火終於熄滅了。早就按捺不住的遼軍徹底發了狂,隻一通鼓罷,便一窩蜂地拔隊攻城。照例是一陣接一陣地箭雨過後,遼兵步履蹣跚地到了城牆下。這一次騎兵也加入進來,專門衝門。因為天亮了,楊庸這回用不上傳令兵了,按照與各都的約定,譙樓上大纛(讀dao,同“到”音。大旗、帥旗。)揮動傳令,女牆後的宋軍們便一齊開始往牆下摔“柵欄”。

現在,楊庸給這個東西取了個通俗易懂的名字,叫——叉犁。